第23章(第2/3页)

古代就讲究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当老师的罚学生,家长不会多说一句,甚至有时老师连家长都一起罚呢,大家也没觉得有任何不对。

相反如果老师不罚学生,家长还不愿意,觉得你可能没用心教。

杨晟以前上学的时候就没少挨罚,现在听他这么说,脸色怪怪的。

“我们在这里可能待不了太多时间。”沈凤鸣却道。

姜城明白,但还是十分感激他。

又谢了几句,怕打扰沈凤鸣休息,他带着姜云珠等人走了。

等他们走后,杨晟喝着茶,问沈凤鸣,“下午姜姑娘睡觉,你怎么不罚她?”

“怎么罚?”沈凤鸣问。

“这……”这还用问他吗,杨晟差点把嘴里的茶喷出来,怎么罚,当然是……忽然,他感觉不对,看向沈凤鸣,对上他的眼。

他眼底冷若寒潭。

杨晟打了个冷颤,尴尬笑道,“以前咱们麒麟卫的人犯了错,你不是都罚了?”

“他们只是普通百姓。”沈凤鸣说。

“那老师罚学生也是应该的。”

“我不是她老师。”只是教她几天。

杨晟没脾气了,他就不该跟他争执这件事。

“我错了,我错了行吧。”他投降。

姜城他们回去吃完晚饭,又开始忙碌起来。和面、切菜,为明早做胡辣汤跟炸油馍头做准备。

这一忙,又忙到亥时。

杨晟躺在床上,听着外面厨房里忙碌的声音,对沈凤鸣道,“他们这可真够辛苦的!”比他们麒麟卫辛苦多了,尤其姜云珠,一天到晚的忙。

他忽然也明白下午姜云珠为什么会睡着了,有些后悔,后悔自己不该追着问她睡觉的事,还有晚上拿这件事打趣沈凤鸣。

“嗯。”沈凤鸣淡淡道,似没什么情绪起伏。

杨晟叹了口气,跟他说话,也就比个石头强点。

辛苦吗?若有人问姜云珠这个问题,她会回答,“辛苦”。但只要挨过这阵儿,等外卖的生意做起来,不做早饭了,就会好很多。

所以前途是光明的,姜云珠又不觉得辛苦了。

第二天早上他们照旧去摆摊,今天做了肉炊饼。有想吃肉炊饼的,见今天终于有了,赶紧买了一个吃。也有怕明天又没了的,本来不想买或者想买一个的,当即决定买一个或者买两个。

因此今天这肉炊饼卖得格外好。

“云珠,你怎么想到的。”陈氏赞叹,隔两天再卖肉炊饼这个主意,真是太神了。一个肉炊饼六文钱,卖一个抵得上卖两碗胡辣汤,她明显感觉今天钱罐子里收的钱多了不少。

姜云珠笑笑,这都是小钱。

不一时,却来了大主顾。

是那个跟着赵副将的长脸兵卒,他拎着食盒,一溜小跑的过来,把食盒递给姜云珠,然后问,“老板今天做了粥还是肉炊饼?”

“肉炊饼。”姜云珠接过食盒回。

“要三十个肉炊饼,八碗汤,麻烦你给我弄好,我拎到山上去。”长脸兵卒道。

这么多?今天姜云珠已经多做了一些肉炊饼了,可还是不够!

“那有多少个,我全要了。”

姜云珠数了数,“还有十九个。”

差三分之一呢,长脸兵卒叹气,他已经提早来了,没想到还是来晚了。

“算了,全给我吧,剩下再给我四十个油馍头。”长脸兵卒想了想道。

这明显是七八个人的饭,估计又有新客人了。姜云珠心中了然,让陈氏给盛汤,她则去准备肉炊饼跟油馍头。

“对了,中午还要跟你订饭。你先弄肉炊饼吧,弄好了我再跟你说。”长脸兵卒又说。

姜云珠心中微动,似随意地问他,“怎么,有事?看你挺着急的样子。”

长脸兵卒正想抱怨呢,瞅瞅左右没人,便压低声音对姜云珠说,“没事,就是汪将军,不知道抽什么疯,非要人把山上山下都仔细搜一遍,说抓可疑的人。

这不把大家都忙坏了吗!”说到这里,他嗤了一声,“哪有什么可疑的人,我们这么多人守在这里,谁敢来捣乱,不是活腻了。”

姜云珠听了,切肉的手顿了顿,可疑的人,说的就是她家里那两位吧!

她没再追问,把肉炊饼全弄好了。

那边陈氏也把汤盛好了。

把汤装进食盒里面。肉炊饼,干脆把做好的肉炊饼装回盛炊饼的篮子里,依旧用小棉被盖好,递给长脸兵卒。

“你这也不好拿,姜霖,你跟着去送送。”陈氏笑着叫姜霖。

“好。”姜霖接过装着篮子的肉炊饼道。

他们如此贴心,长脸兵卒笑了,“先不忙,我还得把中午饭的事跟你说一下。对了,这肉炊饼跟汤总共多少钱?”

“十九个肉炊饼,一百一十四个钱,八碗汤四十个油馍头,二十四个钱,总共一百三十八文钱。”姜云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