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饭桌上筷子齐飞(第2/3页)

老太太知道他是跟之前来家里的那个长得很漂亮的女娃子约好了去山里捡蛋,虽然担心孙子去了给人添麻烦,到底也没说不让他去的话,只杵着木棍坐在门槛上陪着。

人老了,晚上睡不沉,白天没精神,再加上夏天的午后本就犯困,老太太坐在门槛上脑袋一磕一磕的,王刘波担心奶奶一脑袋磕到地上,把人扶起来往屋里送。

老太太拗不过他,只好回床上睡觉去了。

王刘波出来,继续等着听跟楚金枝约定好的暗号,心里则期待着下午能捡几个蛋回来,卖不了钱,但也能给奶奶做汤补身子。

若是捡得多,还能拿去集上卖点钱,他想给他奶买点饼干回来放着,饿的时候好吃一两块。奶奶还喜欢吃糖,称两块钱的冰糖奶奶能吃好久。

“牛娃儿,走,出去嗨(玩)咯!”

有小伙伴跑来喊他,王刘波摇头:“嗯切(不去)咯,我有事!”

小伙伴不理解:“能有咋子事哟?”

王刘波刚想说自己要去山上的事,可一想到自己都是别人带去,要是他再带小伙伴去,岂不是很没礼貌?于是他板着黑瘦的小脸说:“就是有事咯!”

小伙伴虽然困惑,但还是“哦”了一声,顶着大太阳又跑了。

现在是暑假里头,村里的小孩儿多了,每天大人们睡午觉的时候都要跑出来一起玩。

要么就是上山摘野果子吃,要么就是去干得露出河床的小河里玩水摸鱼,或是聚在一起玩弹珠陀螺什么的,若是运气好,指不定还能玩到谁带出来炫耀的玩具。

猪毛村附近都没有村小学了,要上学都要走三个多小时的山路去镇小学,家里条件允许的,就由老人带着孩子在镇上租了个房子住在那边,放假了才回来。

猪毛村里就有不少,还有一起凑钱租房子,只留一个大人在那边照顾几家小孩儿的,这样能更省钱。

不过再省钱,王刘波家都掏不出那份钱,所以他依旧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出发,走三个多小时到镇小学上课,下午放学了又走三个多小时回家。

目送小伙伴跑远,王刘波虽然也很想去玩,但他没动摇,也没觉得遗憾,依旧坐在那里等着,顺带想一些对于他来说很是沉重,对成年人来说又可能有些幼稚的“人生大问题”。

好在那边没让他等太久,很快一阵熟悉的拐着弯儿的声音传来。

王刘波眼睛一亮,站起身回屋看床上的奶奶睡得沉,他也没吵醒奶奶,光着脚板跑去旁边的柴屋里背起还算整齐完好的背篓,拿上磨得锋利的半月形镰刀就啪嗒啪嗒跑了出去。

水井上边的坡地上,曹度和杜嘉嘉都好奇地学着楚金枝的手势,试图吹出个响来。辛甜试了一下,手势都学不好,总漏风,干脆吹起了口哨,秀一段口哨曲。

吹口哨就简单多了,杜嘉嘉和曹旭都会,两人乐呵呵也加入其中,三人一起吹起了老歌《童年》。

背景是青山,远方有整齐的庄稼,还有知了的叫声,鸟儿的啼叫。

一曲《童年》与这样的景色格外搭配,吹得直播间里不少网友都跟着追忆起童年,感慨起岁月来了。

楚金枝和林书玉相视一笑,小声哼唱着《童年》的歌词,别有一番山水田园间的惬意,便是跟着的工作人员都忍不住露出会心一笑。

王刘波跑过来的时候就看见这一幕,明明连饭都吃不上了,这些陌生的从外面广阔世界而来的大人们却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意。

三个人吹着好听的曲调,两个之前才见过的漂亮大姐姐唱着他一听就能懂的歌词,每个人都沉浸在轻松愉悦中。

此时尚且年幼的他还不能理解这种情绪,但这一幕给他带来的深入灵魂的触动和震撼,无疑将会是他永生难忘的记忆。

看见小孩儿来了,大家也停下了自娱自乐的行为,楚金枝挥手:“嘿,六娃,快上来呀!”

刚才绕道走这边的时候林书玉就跟曹旭他们说了要带之前在水井边遇到的那个黑瘦小孩儿一起进山,这会儿听楚金枝招呼对方六娃,也没多想,很自然地就顺着楚金枝的称呼如此叫小孩儿。

只有林书玉和跟拍大杰哥,以及直播间里听到关于小孩儿闭眼即隐身言论的网友们知道。

【友友们,为什么我每次看到大家喊小孩儿六娃,而六娃也只是困惑了一下就应下的画面就忍不住想咧嘴笑呢?请问我这种症状还有救吗?】

【没救了,回家该吃吃该喝喝吧】

【病友,别怕,我也是这样儿的[狗头]】

【病友加我一个,我也是我也是[得意]】

【很好,我们可以众筹开个病情互助疗养院了[滑稽]】

【六娃:这些城里人口音都这样吗?学到了学到了】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