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截胡

皇上进屋,姜恒跟进来时,就想到了房子。

如今的永和宫,她住的是后殿一字型的正屋。虽是正屋,却也只有三间房舍,算是个两室一厅,姜恒就简单分了客厅、餐厅和卧室——日常摆膳的是西厢房,睡觉和看书写字的是东厢房,两者隔着一间主厅,免得食物的味道熏染到书籍和床榻。

前殿可是有五间大房子的,她每回路过前殿,都会先想一下,自己搬到大房子里去怎么安排。起码书房就可以单独隔出来了。

想想就是件愉快的事情。

争取尽早升职,入住大豪斯。

皇上看着她的笑脸,一时升起几分想留下的念头。

不过很快皇上就清醒地想起了自己养心殿还堆着半人高的密折。这是谁都不能替代的工作,只能他自己回去慢慢干。

从康熙帝起,折子就分为两种:一种是朝臣公开上折,这类折子不但皇帝自己能看,经手折子的内阁和六部官员都可观阅,共同研讨;还有一种就是直接给皇帝上的密折了,是一个带锁的匣子直达御前,除了写折人与皇帝,谁也不知道里头内容——非常方便告密,用来避免山高皇帝远,皇上被地方官员欺上瞒下。

毕竟官员都是要混官场吃饭的,公开实名举报的话,很多人没有勇气,生怕将来被报复,基本也就默默同流合污了。

有了密折,私下能直接跟皇帝举报不法事,就方便多了,密折在某些程度上也相当于证人保护制度。

拥有密折权的人越多,可以说皇帝能知道的天下事儿就越多。

只是这密折有一弊端,就是需皇帝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亲自批复,不像普通折子一样,可以送到内阁让其余大臣帮着先批然后拟出处理意见,皇上可以省事儿。

因此先帝爷的时候,有密折权的人并不多,只有几十个官员得此殊荣,属于大清的稀有物种。

到了雍正帝,就觉得人数不够了:只有几十个人能秘奏?若是这些人糊弄事呢,朕岂不是还是闭目塞听。来,朕给你们扩编一下。

这一扩,就扩成了一千多人。保证密折权覆盖全国范围,各省州甚至个别县级官员都拥有‘秘密举报不法事’的密折资格。

三月前,皇上一公布‘密折扩编制度’,朝臣们都是当场被震惊了:一千多人可以上密折,皇上您不怕累出毛病来啊。

故而皇上刚宣布这项政策的时候,他们都觉得不可能一直实行下去,等皇上批不动了,自然也就取消了。

尤其是刚扩编的那几天,刚获得密折殊荣的京官们都很兴奋,纷纷搜肠刮肚寻了点儿事儿递上密折体验了一把。于是三天内,皇上就收到了三百多封密折。

大臣们想想这工作量都发毛,均在心里道:皇上该消停了吧。

然而他们哪里知道皇上是经过怎样的肝帝的一生,三百密折对他来说就像开胃菜一样。他甚至挥挥手,又增加了二百个密折编制名额。

朝臣们自此心悦诚服。

还有啥说的,皇帝是劳模,大家消灭偷懒幻想,挽起袖子来使劲干活吧。

而今日,皇上养心殿里堆积如山的密折,并不是他肝不动了,而是他特意将有关‘各地欠朝廷钱粮’的相关密折留了出来。终于等到了今日,各省密折俱全,他就做了计划,准备今晚一总看完,算算总账——看看到底有哪些地方哪些胆大包天的官员,至今还敢欠他的钱粮拖延不还!

他故意晾了几个月没处置此事,正好放放长线钓钓鱼。

如今到了收网的时候了。

正因今晚有项大工程,皇上才在晚膳后,先出来散了散心,顺腿走到了姜恒这里来,算是活动下龙筋。

等回去往龙椅上一坐,就要专心致志熬夜,努力给国库创收了!

谁料今日信贵人真是格外可人,皇上有那么一瞬间,真有些想留下来。

不过到底是当今皇帝,工作的热情和毅力,永远是排在首位的,美人固然好,但在国库创收面前,还是要退好几程的。

他站起身来:“朕先回去了。”手里捏着姜恒的茶单,也不交给苏培盛,仍旧自个儿拿着。

姜恒自打确认了皇帝是谁,就知道这位有严苛的时间作息,自然不做挽留之事,连忙应了一声,起身相送。

皇上却忽然上前一步,空着的右手忽然一揽一扯,将人带到身前来,低声笑道:“怎么不做石榴茶呢,朕喜欢石榴的味儿。”

听里头皇上要起驾的苏培盛,刚迈进来半个脚尖,一打眼看见这么个状况,又立马退了出去。

我瞎了,我什么也看不到。

姜恒现在简直是怕了石榴两个字,只轻声道:“石榴……与茶不配。”

皇上摇头:“朕觉得很配。你只管做,下回朕要来喝的。”

今儿实在是有事儿,等下回来,就可以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