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长安客9

行归于周。

若当真是那么多数不清的世家一同与南蛮做交易, 促成了南国灭亡的结局,那么,太子羡必然是他们一定要杀死的。

难怪南国末年长安流行行诏筹, 到处说太子羡要去甘州;难怪南国末年一直有叛国的传闻,捕风捉影;难怪南蛮那么清晰明确地表示,太子羡必须死。

他们一定要杀死太子羡。

一定不能让太子羡活着。

因为阴谋从未停止,因为罪孽不能公告, 因为怀璧之罪必须要加诸一人身上, 必须要有一人为南国的灭亡担起责任。

--

长安阴雨多日,今日也断断续续下了许久。

风若撑着伞,陪徐清圆一同去北里。这些日子, 从左明那里回来后, 他便跟徐清圆一起重新查林家的案子。

风若不知道徐清圆如何想的, 这几日, 她日渐消瘦,精神恍惚。查案之时,她好像也一直在想着什么事。她的落落寡欢十分明显, 中途发了烧,病好后更加有病西子之风。

他们审问了那个调颜料给林雨若的街头工匠女, 女子承认林雨若常在她那里买调好的颜料。在林雨若跳河的前一日, 林雨若还与这女子重新约了下个月的新颜料。

他们在北里找了好几家楼舍, 终于有人吞吞吐吐地承认,他们这里时不时有女子跳河轻生。在事发前两日, 刚刚死过一青楼女子, 这个案子, 被京兆府结了。

他们还问到了一个让风若意外的消息。林斯年是风月场所的常客, 经常在这片街坊饮酒。

他们还查了车马的流向, 贵族家宅近日和北里有关的变动……

这样的问话,连风若都听懂了很多。

风若高兴地和徐清圆说:“我都看明白怎么回事了!现在问题是,如果林雨若没有死,我们能找到林雨若,让她一起帮忙揭穿真相就好了。”

徐清圆没有回答。

她从楼里出来,微微恍神。查案之际,她想的也不是林雨若,不是韦浮,而是太子羡。

这几日,她睁眼闭眼,脑子里想的都是太子羡。

徐清圆恍恍惚惚地问:“这是哪里?”

风若很担心她的状态。从左明那里离开后,徐清圆就一直郁郁寡欢。

风若回答:“北里啊……我们不是刚出来吗?你、你还好吧?”

他在心中琢磨一定要把徐清圆的情况告诉郎君……但是郎君此时在哪里呢?

风若绞尽脑汁想帮徐清圆,他以为查清案子徐清圆就会开心:“我们要不要出城,去樊川一趟呢?”

徐清圆:“是……我也想去芙蓉园再看一看。”

风若:“……”

其实他想的是去看一看林雨若跳河的地方……但是,算了。徐清圆高兴就好。

然而风若没明白,芙蓉园有什么好看的?

风若又同时想起来,郎君每年六月都会回芙蓉园去看一看。

那么……他眼看徐清圆文秀玉白的侧脸,若有所思:她的目的,莫非和郎君一样?

驱车去樊川,再入芙蓉园。

此季不是赏花季,芙蓉园风景清丽些。徐清圆拿出左明签发的查案腰牌,这座皇家园林便向他们开了门户。

为了作出查案的模样,风若装模作样地在园中四处转悠。徐清圆与他分开,熟门熟路地前往一个地方。

她上次进芙蓉园是前年,但她清晰地记得那一天发生的每件事,那日青年闭着眼温静安然的面容。

那日暴雨连连,她提着裙裾为了躲开林斯年,四处躲雨。故地重游,徐清圆浑浑噩噩地走上当年走过的路,她在园中绕来绕去,终于看到了熟悉的场景——

紫藤花树,风吹叶摇,灿灿如梦。

她看到这树,便如同重入旧梦。她踏着花叶,一步步走向树深处。

今日不同往日,今日却也有小雨,天边时而有雷电白光掠过。徐清圆一步步走向紫藤花树,一步步走向那树洞。她站在树洞前,藤蔓飞扬,花瓣洋洋洒洒落在她身上。

她静静地看着藤蔓后遮掩的树洞。

好像她掀开这藤蔓钻进树洞,她就会看到一个清隽清致的郎君安静地坐在洞中,面容秀白,眸子黑若星子,浓若点漆。他静静地看着她,隔着藤蔓,和她不远不近地相对着。

徐清圆手搭在藤蔓上,手指微微发抖。

她陷入一种迷离恍惚中,她走入这场旧梦,遗忘了现实。她忍不住想,是不是只要不掀开这藤蔓,她就不会进入晏清雨的世界,她就不会有后面那些故事?

他就一直安静地坐在他的世界中,从来不用走出来,从来不用迎合谁。不会服用“浮生尽”,不用面对“行归于周”的真相,不用刚学会感知情绪,瞬间感知到世间万事对他的摧残。

他闭着眼坐在树洞中,无情无欲,不念红尘,不被人打扰。

徐清圆搭在藤蔓上的手颤得更厉害,她目光盯着树洞,心中浮起前所未有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