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第4/4页)

一听这话,不光是嘉宾,还有直播间的观众都愣住了。

不是说吃起来感觉软了,有点老吗?这火候还能对?

还没听见何大班具体解释,就看一旁清理完大锅的洛秋朝着镜头开口:“因为是宴席菜,和我们平时在饭馆吃饭口味是不一样的,宴席主要看席面的客人口味。”

她朝着摄像头轻笑眨了眨眼,“你们想想,吃这一桌子菜的客人们都多大岁数了。”

“乡下农村婚宴,来吃席的大多是青中年和老人们了。吃食做的更烂糊,更软烂一些,更合他们的胃口。”

南山村的年轻人简直是屈指可数,节目组过来拍节目到现在,除了上一期带孩子的时候几个小孩,平日里遇到的村民也好,接触的也好,根本就没有几个年轻人,基本都是留守的年老老人。

听着洛秋的解释,何大班一脸赞许,“丫头说的完全正确,吃的是给人吃的,给什么人吃?你就要做合适的菜,我在村里做的宴席,基本上都是要多盐酱,往烂糊了去做。

“你觉得口味不对?没关系,那本地人觉得没问题就对了。”

这也是何大班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城镇化进程加速,乡里镇里各个村的年轻人都越来越少,不在本地的年轻人更是很不愿意来参加这种七大姑八大姨不熟的人齐齐汇聚的场合,所以一般来的都是家里的没事的老人。”

他做了三十几年的菜,认真起来控制火候精妙,当然也是能做到的,可这乡里乡亲十里八村都认识的宴席,做的不好吃,或是不合口了,吃完可都是会有人来说的,“大班,今天肘子怎么不烂糊,老太太咬不动啊。”,“老何,那嘎达白炒软乎点啊。”

听了何大班和洛秋的解释,嘉宾们顿时恍然大悟,这是给宴席上老年人们的牙口做的。

叶浩洋看着洛秋一脸惊叹:“我的姐,这你都知道?”

沐婉看了他一眼,“那当然,小秋最细心了。”

直播间的观众也了然,原来如此,是本地宴席受众的问题,可一般人哪里会想到这个?

洛秋早在炒菜的时候就想好了,如果不是嘉宾们以为是炒过火解释,大家完全不知道,她这是有多细心!

【惊到了!我就说,我以前在老家赶个宴席,里面吃的东西都是贼软乎的,我还觉得厨师不咋地,原来如此啊!】

【是的,就是这样,我跟爷爷奶奶一起住,本来想自己做饭减轻老人负担,结果我做了几天我奶奶就把我赶走了她自己做,就是因为老人牙口不好,我做的自己吃正好,老人咬着费劲。】

【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我今天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想起之前给沐婉姐和安娜准备红糖水和温盐水,我们秋妹儿啊,真的很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