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3/5页)

文镜起先还闷不做声地听,听到后来,越听越心惊。

他忍不住问,“殿下说的……等人带兵征战,打完仗回来再弄死,说的难道是、是督帅?”

姜鸾停步转身,瞄了眼文镜难看的脸色。

“瞧你吓的。只是个揣测罢了。”脚下的乌皮小靴踩着青石地,清脆地往前走,“还不确定。不过很有可能。”

秋日的天气黑得快,进宫时天色还亮堂着,走出几条宫道,暮色从天际压下来,到了掌灯时分,值守宫人们四处奔走,宫道两边的石座宫灯陆陆续续地点亮起来了。

迅速黯淡下来的暮色里,姜鸾在两边宫灯的映照下,转过一个转角。

一个黑衣人影从树丛阴影里踏出半步,孤零零地出现在灯光下。

“小的见过殿下。”那人沙哑地唤了声。

随侍的东宫禁卫齐齐拔刀,以突刺阵型护卫左右。文镜在黑衣人现身的瞬间,就以身体挡在姜鸾的前方。

“什么人!”他厉声喝问。

姜鸾瞧着眼前的场景,越看越觉得似曾相识。

去年似乎发生过一模一样的事。

就连前面拦路的黑衣人都像是同一个。

“去年那个,该不会也是你吧?”她怀疑地盯着从头到尾包得密不透风的黑衣人,

“同样堵在路边,跟我商量一窖子金换回卢氏嫡系一条命的那个?”

黑衣人居然不否认。

“去年也是小的。好久不见了,殿下。”

姜鸾噗嗤乐了。

“还真是你。你是王家的人?”她瞅着黑衣人的动作,想从他细微的动作推测出一两分的想法。

“ 上次找本宫办事,钱归了东宫,卢四郎也成了东宫的人。你家主人吃了回大亏,这次还敢找本宫?”

她想想又不对,王七郎才入仕,在她手里捏着呢。

“王家不可能再用你了。你不是王家的人。”

黑衣人平淡解释, “不知道殿下说的王家是哪个王家。上次找小的办事的人,和这次找小的办事的人,不是同一拨人。”

姜鸾:“嗯?仔细说说。”

“世上既然有家臣,有死士,当然也会有小的这种不被信义束缚,只管银货两讫,受人之托、替人办事的人。 ”

黑衣人沙哑地笑了声,“殿下恕罪,小的追踪殿下几天了。刚才依稀听到几句言语,小的觉得,是时候找殿下谈一谈这回的交易了。”

姜鸾跟去年一样,挥退了东宫禁卫,只留下文镜护卫身侧,鼓励黑衣人大胆开口。

“什么交易,说说看。”

黑衣人问:“裴中书这次出兵征讨突厥,如果当真踏破王庭牙帐,大胜回来,朝廷要如何封赏他。”

“按礼部规制封赏。”姜鸾想了想,“五十年以来最大的军功,按武职封赏,或许会封侯?如果按文职封赏,或许会拜相。”

黑衣人嘿地笑了。

“等裴中书大胜而归,手握重兵,重新执掌京畿和宫禁防务,声望如日中天,又封侯拜相,有了封地供养……他还不到三十岁。年轻力壮、野心勃勃的权臣,有如猛虎插翅,从此再难遏制啊,皇太女殿下。”

黑衣人从阴影里又走出半步,“读史书,就是要以史为鉴。被权臣辖制的傀儡帝王,如曹操手中的献帝,身为天子,身不由己,护不住枕边的伏皇后。还有下场更惨烈的,如跋扈将军梁翼,毒杀质帝,天子连性命都保不住。殿下,还要小的列举更多吗。”

“不用了。”姜鸾不冷不热地说,“你声音太难听了,举的两个例子也足够了。委托你带话的人要对付裴中书,他们提醒本宫不要插手?后面想说什么,一口气全说了吧。”

“殿下机敏,举一反三。三堂会审之事,针对的是何人,殿下已经有所察觉。”黑衣人的嗓音难听,言语却足够蛊惑。

“裴中书领兵征战突厥,眼下当然人人称赞。但只要这场战事打完,突厥剿灭,朝廷不需要用兵了,裴显连同他麾下的重兵,就成了朝廷的肘腋之患。殿下和裴中书交好,曾经结下一段舅甥情谊,但此一时,彼一时也。自古有句名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铲除了他,于殿下有益无害。接下来,殿下什么都不必做,只需安坐高堂,自然有效忠皇家的忠臣们动手,铲除大闻朝百年以来最大的祸患。殿下只需耐心等候佳音。”

“替人带话,说完了?”姜鸾抬脚便走,“原地等着。让本宫想想。”

黑衣人的身影隐藏入了阴影之中。

一行人跟随姜鸾入了东宫。

宫门吱呀关闭,姜鸾往前走了几步,身后传来噗通一声。

文镜跪下了。

“殿下。”文镜始终跟随着姜鸾身侧,从头到尾听得清楚,他浑身发冷,知道这次非同小可。

他大礼伏地,咬着牙说,“末将跟随督帅入京时,督帅曾经跟末将说过一句话。他说,京城就是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