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第3/4页)

提笔写下头一句, “野花野草石头都已收到。野花野草装点室内,五彩石子放于鱼缸底。”

想了想,又写下第二句,“我亦安好。想你了。”

顾忌着回程路上不安稳,同样是连姓名题字都没有。

正要把书卷收起来,忽然想起了即将押送粮草去边境的卢四郎,似乎不怎么受裴显待见,在最前头又提笔加了一句,

“不许为难卢四。”

——————

端庆帝这次的癔症发作,实打实地来势汹汹,御医们束手无策。平日里好用的艾草灸穴,眼下也不管用了,所有人只能往端庆帝紧闭的嘴里灌进汤药,等待圣人自行醒来。

虎儿只有一岁,谁也没办法从他的嘴里打探到当日的情形。但山坡下摆放的满满一盆清水,每个勘察现场的人都看得清楚。

肯定有人刻意谋害。

宫中意图谋害圣人,耸人听闻的诛九族大罪,没有人敢怠慢。

当日在场不在场的人都被询问了口供,在场赴宴的大批宗室皇亲,和圣人吵嘴的顾娘娘,听从圣命没有跟随的徐公公,薛夺,甚至半路离席的姜鸾都被询问了口供。

丁翦那边实在太忙,直到第二天才赶来东宫,当面录下了皇太女的口供,他自己作为证人,也在供状上画了押,收起了卷宗,堆在一大堆的卷宗纸堆里。

“有劳殿下,殿下的嫌疑已经洗清了,臣可以作人证。”

丁翦看起来比战场上打了三天三夜还要疲倦,眉心横过的刀疤突突跳动,“殿下要去紫宸殿探望圣人病情的话,臣愿陪同护卫。”

姜鸾起身就走。

去紫宸殿的路上边走边说话,她惦记着昨天当值、挨了圣人一顿骂、后来又被抓入大牢的倒霉薛夺。

“薛夺人在哪儿?在御花园里看到他被上了镣带走了?”

丁翦不瞒她。

“人在昭狱。薛二将军是负责护卫圣人的禁军中郎将,必须得走一趟大狱。不过昨日圣人斥退他,喝令他不必跟随,所有人都瞧见了,应该不至于牵连到他的性命。现在人蹲在昭狱里好吃好喝地供着,偶尔提审一次,他答话也谨慎,殿下不必担心。”

姜鸾点点头。

丁翦却提起了另一个人。

“徐在安徐公公……”他欲言又止。

徐公公当天被带走,姜鸾也看见的。相比于护卫圣人御驾的薛夺,她原以为徐公公的罪责轻得多。“徐公公怎么了?在狱里病了?”

丁翦摇头不语。

正好走到一段狭长的宫道,他看看前后都是东宫禁卫,下定了决心似的,走近姜鸾身侧,附耳低声道了句,

“徐在安公公嘴里问出了一件大事。殿下预备着,心里做个提防。”

“怎样的大事?”

“先帝的死因。”

姜鸾的脚步霍然停下了。“哪个先帝?我父亲明宗皇帝,还是我兄长,灵帝?”

“去年八月薨逝,报了病逝的灵帝。” 丁翦慎重地压低嗓音,“死因存疑。”

“说详细点。”

“再详细的,末将就不知了。这次所有拘押的人犯都要经过大理寺和刑部的三堂会审,末将只是把人押送过去旁听。询问其他人,第一轮都只是追问口供。询问到徐公公时,不知怎么的直接就动了刑。徐公公挨了几下打,人吓得木了,就跟竹筒倒豆子似的,乱糟糟什么都说。末将当时只听了几句,就被主审的大理寺卿打断,当场把人从昭狱提去了大理寺。”

姜鸾原地站了一会儿,抬脚继续往外走。

“知道了。”她冷淡地说。

京城的天气到了九月中,白天的日光依旧暖洋洋的,但秋日里的风越来越大了。

她在呼啸而过的秋风里走,卷起的几片落叶吹过她身侧。开始有黄叶了。

她那位好兄长,上辈子就死的蹊跷。也是在一场京城大乱里突然暴卒,报了病逝。

这辈子他人至少在七八月里确实是病歪歪的。八月里报了病逝,并未引起太大的回响,人人都认为韩震龙领兵潜入紫宸殿,惊吓到了圣人,重病之下惊恐暴卒,常有的事。

但徐公公是御前的老人了。

从他嘴里掏出了‘死因存疑’四个字。京城接下来要翻天。

姜鸾脚下不停,加快脚步朝紫宸殿方向走。她今日等着丁翦询问口供,已经耽误了探望二兄的时辰了。

走着走着,头顶随风飘落的一片片黄叶,却时时刻刻提醒她,时节入秋,这是她重生以来的第二个秋季。

裴显的生辰在八月。

去年八月初五,他被当街刺杀的重伤未愈,留在兵马元帅府里养伤,配着一碗她带过去的清淡鸡面,度过了一个简单的生辰。

今年八月初五,他连生辰面都吃不上,带领大军在京城外围追击突厥轻骑。

去年八月初十,京城动乱,朔方节度使韩震龙领着乱兵潜入皇城,延熙帝在宫里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