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3/4页)

姜鸾诧异起来,“哎,为什么? ”

裴显不答,改而举起盛满烈酒的金壶,要给她倒酒,“喝酒。”

姜鸾举起半两空酒杯,凑到酒壶面前,被拦住了。

裴显的目光在夜色里忽然犀利起来,平静言语里带出一丝细微的挑衅。

“拿你的半两小杯,小孩儿似的,算什么喝酒。想正经地喝酒,就拿正经的二两杯来。殿下敢不敢?”

姜鸾有什么不敢的,她做事就没有不敢两个字。

她应声说,“二两杯拿来,喝!”

烈酒盛满二两金杯,一杯喝完,喝得她头晕目眩,飘飘欲仙,身子靠在城墙边,晃了几晃。裴显抬起手臂,让她虚软无力的手臂支撑着,免得身子越来越软,瘫坐在地上。

他凑近了点,问,“醉了?”

姜鸾没有即刻应声。她耳边嗡嗡地响,眼前有许多萤火虫在飞,细看原来是万家门口的火堆。她含含糊糊地问,“你说什么?”

“没全醉。”裴显自己倒了杯酒,一口喝干了。

他自己喝酒的时候,姜鸾的身子渐渐地往下滑,抱住了他横伸出去支撑的手臂。那姿势,有点像是误上了树的猫儿抱紧了树枝。

裴显侧头看她,神色复杂,抬手挡了挡,把歪歪斜斜的人扶正了。

他喝了口酒,对着城下星星点点的火堆,问,“殿下的青梅竹马是谁?”

姜鸾这次听清了。

她疑惑地说,“什么青梅竹马?”

裴显转过头来,盯了她好一会儿。

转过头去,摇了摇头,又觉得有点好笑。

“说什么人生八苦,一年年的求不得苦,还当是多么要紧的人……几杯酒下去就忘光了。没心没肺。”

举杯欲饮,心神微动,又看了她一眼。

少女心思多变,一日漫长如三秋。她口口声声的“一年年”,说不定也只是一年,两年。

谢氏和皇家联姻,她认识谢澜……岂不就是两三年。

他从胸膛深处吐出一口郁气,不再细想下去,转身对向城下星星点点的灯火,

“五岁那年的上元夜,母亲带着我去看灯。看完了以后,她对我说,这是最后一次灯会了。看完这次,阿娘就要走了。”

姜鸾果然还没彻底醉倒,摇摇晃晃地扒着城墙垛,吃惊地睁大了眼,迷迷糊糊地说,

“什么……什么走了?”

“走了,就是走了。裴氏马车把我送回大宅,母亲不在车里。 ”

姜鸾已经站不稳了,天旋地转,裴显的手肘撑着她,从远处看起来还是好好并肩站在一处说话的样子,但她整个身子已经完全软了。

他左手撑着她的重量,右手还是拿着杯,自顾自地继续喝酒,

“母亲是续弦。从小有殊色,及笄后便有河东第一美人的称号。父亲倾慕她。三月三上巳节,水边偶遇,对母亲一见钟情。”

姜鸾迷茫地:“啊?”

她已经听不太明白了,身子歪歪斜斜就要倒在裴显的怀里,喷出的炽热呼吸都是酒香。裴显把她扶住了,靠着城墙垛坐在城楼的青砖地上。

夜风冷峭,他脱下大氅,披着姜鸾的肩头。玄色大氅从头到脚地盖住了她全身,只露出喝多了酒的绯红的脸颊。

裴显坐在她身侧。肩头紧挨着,背靠着城墙垛,长腿随意地拢着。

她喝醉了。

清醒的人只剩下他一个,他就不必再刻意地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了。

眼前久违的除夕灯火歌舞,勾起了他久远的不甚愉快的回忆。

极不愉快,话到了嘴边,却不吐不快。

眼前唯一听他说的人已经醉得听不清他的话,他就可以继续说下去了。

“父亲当时已经是裴氏的当家之主,握着河东节度使的权柄。母亲家族的门第低了许多。父亲请媒人登门下重聘,允诺了许多好处,母亲的家族几乎立刻答应了。三个月之后,父亲明媒正娶,风风光光地迎娶了母亲。父亲倾慕母亲,婚事办得极其盛大,当年轰动一时。”

“如果说唯一的问题,就是母亲入门时十六岁,父亲当时已经四十五了。老夫少妻,大了这么多岁的也少见。”

姜鸾迷茫地转过脸来,雾气弥漫的眸子里映出了裴显的侧影:“嗯?”

“母亲有个青梅竹马,门当户对的小士族,财力势力都远不及裴氏。但那家的郎君有一点,是我父亲再如何也比不上的。”

裴显侧身过来,把姜鸾身上滑落的大氅往上拉了拉。“他和母亲同岁,长得俊俏。”

姜鸾似乎听懂了,又似乎没听懂,迷迷糊糊地回了句,

“啊……俊俏好呀……”

裴显给她的二两杯就又倒满了酒,递到她嘴边,“喝酒。”

姜鸾已经醉到不知道拒绝了,自己拿过酒杯,张口就喝。喝着喝着被辣得咳起来。

裴显喝干了自己的杯中酒,睨着她这边动静,酒杯从她沾染着浓烈酒香的芳馥艳泽的唇边挪开,倾身下去,附耳对她说,“叫小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