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3/4页)

“还不到四更天,公主再歇会儿。”

姜鸾哪里还睡得着。

她靠在床头,理所当然地伸出手臂,“秋霜,过来让我抱抱。”

秋霜愕然惊笑,连连摆手,“使不得,使不得。奴婢是什么身份,公主不能够——”

姜鸾已经倾身靠过去,下巴搭在秋霜的肩头,双手搂过温暖的肩颈,闭上眼蹭了蹭。

“你们几个都跟着我出来了。今年这个多事之秋,我们一起度过去。”

秋霜惊讶中带着三分紧张,半晌才渐渐地放松下来,轻声应下,“当然和公主一起。”

随侍的几个大宫女里,秋霜是最年长稳重的,姜鸾有事也愿意和她商量。

“秋霜,如果有个人……”她闭着眼靠在秋霜肩头,斟酌着怎样的说辞最合适,

“他有时对你很好,有时对你很不好。但无论对你好不好,他都是在按照他自己的那套理念规矩做事。你和他好好说也无用,争吵哭闹也无用,他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想要他对你好,唯一的办法,要么投奔他的阵营,要么让他投奔你的阵营,总之,只有站在一处,利益一致了,他按照他的那套处事规矩做事的时候,才会顺带着对你好些。”

姜鸾闭着眼叹息,“但我吃过一次亏了,是绝对不能投奔他的阵营的。他的掌控心太重,总想把什么都捏在手里,我受不了的。”

秋霜听得云里雾里,满心茫然,强忍着没追问。

安静了半晌,秋霜反复琢磨着,轻声回了句,“听起来这么不好,那就……离那个人远些啊。”

姜鸾噗嗤一声笑了。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倒也不失是个好法子。”

她小巧的下巴搁在秋霜肩头,指尖懒洋洋地绕着自己的发尾,

“其实他也不是那么不好。打个比方,他救过你的性命。你家出了大事,房子被人烧了,家产被人夺了,他带了一帮子人帮你抢回来,整天忙活着修修补补的。你家穷了,亲人都没了,其他人都欺辱你孤弱,他偏把你供起来,供得高高的。”

“但他帮你做这些事,不是因为他喜爱你,尊敬你,甚至不是因为怜悯你。他做这些,只是因为他觉得你是这穷家破地的主人,但他又不信任你。权衡之后,他觉得把你高高地供起来,他帮你修破房子,是振兴家业的最好的出路了。”

秋霜听得更茫然了。她原本以为姜鸾说的是她自己,但听来听去,越听越不像。她们这些贴身服侍的亲信都是日夜不离身的,自家公主从未遇到过致命的威胁,哪有什么救命恩人呢。又什么穷家破地的。

“啊……奴婢都听不懂了。这是个什么人哪。”

“什么人?”姜鸾漫不经心地说,“最麻烦的那种人。”

秋霜点头赞同,“听起来就很麻烦。”

“但我不怕麻烦呀。”姜鸾忽然起兴地一拍手,在床上坐起身,指着自己的鼻尖,兴致勃勃地问秋霜,

“你照实说,我姜鸾是不是也是个很麻烦的人。”

秋霜哑然片刻,实话实话,默默点头。

姜鸾咬起自己粉色的指甲琢磨着,“所以,我看他头疼,他看我也头疼,后面的事还不一定呢。现在就谈什么相忘于江湖,还是太早了。”

秋霜忽然想起了刚才说了一半扔开的话头,

“公主刚才说,要么你投奔他的阵营,要么他投奔你的阵营。公主的性子不喜约束,投奔过去是受不了的,索性叫那人来投奔公主啊。”

“倒也是个办法。”姜鸾当真认认真真地思考起来。

想了一会儿,眉头越蹙越紧,喃喃自语,“就是难度不小,毫无头绪。”

秋霜已经压不住满肚子的疑问了,极谨慎地压低声音:

“公主说来说去,说得是京里认识的人?该不会是……是圣人吧。”

姜鸾松开指尖缠绕的发尾,掩口呵欠着坐回去床头,“猜错了。好秋霜,我还没想好,别再问了。”

秋霜体贴地闭口不再追问。

她再次放下了帷帐,准备离开时随口说了句,

“刚才入夜后晋王府快马来人送来了一封信,说是晋王殿下亲笔写给公主的,已经搁在书房了,公主明早起身了细细地看。”

“嗯?”姜鸾阻止她熄灭烛台的动作,“蜡烛留着。我精神还好,现在就把信拿过来,我看完了再睡。”

半刻钟后,等她看完了晋王来信……

一口气梗在喉咙口,再也睡不着了。

————

晋王府送来的书信,信封开口处封了蜡,用的是简朴之极的麻纸,和寻常小士族家用的信封差不多,全无晋王从前偶尔送信时挖空心思的花俏样式。

她拆开封蜡,里面只有薄薄一张信纸,寥寥几行字。

晋王写信时或许是心情伤感,边写边哭,信纸上的小字被水渍模糊了一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