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3/4页)

秋霜不再劝说,起身开了窗。

穿堂风呼啦啦灌进寝堂,墙角几处炭火的热气骤然散去。

姜鸾深深地呼吸了一口微凉雨丝的新鲜的风,舒坦了。

“丁将军的人来了?”她趿着鞋下床,伸了个懒腰。

刚才开窗时,她远远地看见庭院里出现了许多禁卫军士,挤挤攘攘站在前殿廊下。

“丁将军的人来了。按照公主吩咐,拨来了两百南衙卫。”

秋霜的声音带着迟疑,“但来的不止是丁将军的人。……刚才两仪殿外的那位薛夺将军,也带着人来了。说是裴督帅吩咐换防,调走了文小将军,以后由薛二将军看护咱们临风殿。”

她小声回禀,“两边剑拔弩张的,在外头对峙呢。”

——

姜鸾抱着点点出去时,两边果然正是剑拔弩张的姿态。

同是禁军编制,彼此并未拔刀,但隔着五步距离,彼此冷冷互相打量。

见她出来,丁翦收刀入鞘,大步过来行礼。

丁翦今年二十七八年纪,左眉上方一道明显刀疤。他是京中将领极少见的寒门出身,自己摸爬滚打十来年,硬生生凭军功压过了许多高门出身的同僚,坐到了五品将军的位子上。

姜鸾仔细打量着丁翦手背脸颊新添的伤痕,“这几日被刑讯了?丁将军受累了。”

丁翦倒是不在乎,手抹了把脸,“一点皮肉伤而已,裴督帅还算客气。”

姜鸾抬眼望向对面的薛夺。

薛夺双臂抱胸靠在墙边,听了半天说话,才过来行礼。

“公主,丁将军领的是防务京城西城门的差事,按理可轮值不到皇宫内城的临风殿来。公主还是劝劝丁将军吧,军中领兵擅动要受重罚的。”

姜鸾轻描淡写挡了回去, “他是听命而行,我已经知会过裴督帅了。如果督帅下令把丁翦调走,我不会拦。他那边至今都没说什么,你一个中郎将倒是忒多嘴多舌。”

话说到这份上,明晃晃地凭公主身份硬压一头,薛夺被噎得差点背过气去。

两支泾渭分明的禁军,一只隶属北衙卫,一只隶属南衙卫,就这么无声地划分地盘,两边分头巡视,互不干涉。

皇后那边的动作比想象中快得多。傍晚时分,皇后身边最得力的亲信之一,椒房殿掌事内监钟永良,跨进了临风殿门。

“汉阳公主,请吧。” 钟永良皮笑肉不笑地道,“宗正卿那边的责罚已经定下了。公主需得入宗庙修行、诚心吃斋祈福,每日抄录佛经,如此才能赎免误伤圣人龙体的大罪。车马已经备好,请公主出宫去宗庙吧。”

姜鸾大病体弱,过了午后精神头就不好,身上披了件保暖的披风,原本靠在正殿明间的红木罗汉床上昏昏欲睡,听了一番呱噪,倒是清醒了三分,撩起眼皮瞥了眼面前的钟永良。

“谁能把本宫从临风殿带走?”她打了个呵欠,“就凭你?”

钟永良脸色一变,“汉阳公主,你要抗命不成!宗正卿亲笔上奏的条陈,呈上御案,皇后娘娘亲下的懿旨批复,圣人阅后点了头。汉阳公主,抗命的后果,你可想清楚了。”

他往身后一挥手,随行带来的几名膀大腰圆的婆子,个个拿了绳索就要上前,嘴里威胁道,“公主老实些,奴婢等不必上绳索,否则带出去难看。”

姜鸾低低地咳嗽着笑起来。

“睁眼瞧瞧吧。京城都天翻地覆了,你家皇后娘娘还照搬老规矩,老黄历呢。”

她示意春蛰开窗,对庭院里站着的丁翦喊话,“这狗奴要把我寻个名头弄出宫去,从此终生幽禁。我若是随他们出宫,今天就是我和丁将军最后一次见面了。 ”

丁翦的脸色立刻变了。

他走近两步,反手握住刀柄,身上露出毫不掩饰的杀气。

“公主可要末将动手。只需半刻钟,不留一个活口。”

钟永良面色发白,颤声道,“大胆!你……你们敢!”

姜鸾理都不理他,示意春蛰把窗户开大些,往庭院另一边喊,

“薛二将军人呢?有人假冒皇后娘娘的名义要把我带出宫去,从此死活不论。临风殿出了这么大的事,你不管?”

钟永良连忙捧出皇后懿旨,隔着窗大声叫屈, “奴婢什么身份,哪敢开罪公主呢。实在是奉了皇后娘娘之命请公主去城外宗庙祈福,有娘娘的手谕在此!”

姜鸾随手翻了翻懿旨,扔回钟永良怀里,

“皇后娘娘向来心细如发,若当真写了亲笔手谕,命我去宗庙给圣人祈福,怎么会忘了写从宗庙接我回来的日子?一看就是伪制的,要把我从宫里诳出去,任他们背后的主使搓圆捏扁!”

丁翦冷声道,“京城最近混乱不堪,果然有人浑水摸鱼,企图不利宗室血脉。臣请进殿诛杀此贼!”

“你……你们疯了!”钟永良哆嗦着大喊,“薛二将军!救、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