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第2/3页)

他连哄带骗把人送走,然后回了家,第二天早间就去找了桑先生,把说给折邵衣那份说辞说了一遍,桑先生就一口茶差点喷出去,“澹台夫人?”

沈怀楠点头。

桑先生摸摸胡子,背着手在屋子里踱步,“澹台夫人若是肯收徒,倒是好的,也没什么不妥之处,她为人清正,虽则澹台大人……咳,但是澹台夫人却是可信的。”

只是万万没想到,澹台夫人竟想收个女弟子。

他想了一会,沉吟道:“既然如此,你便带着邵衣去试试,万一能成呢?”

沈怀楠抬头,就见桑先生朝着他笑,“澹台夫人已有六十岁,她最多收一个女弟子说说话,哪里还会收三个?你这般跟我说,不跟和光说,不就为了邵衣一个人去么?”

沈怀楠做出羞愧的模样低下头,心里却在想这事情如何做才能让唐氏和七姑娘八姑娘不找邵衣的茬。

桑先生没有怪罪他,摆摆手,道:“人都有私心,和光有,文远侯夫人有,你也有,倒是不用为难,此事,我会跟和光解释,你就带着邵衣去吧。”

沈怀楠再三谢过桑先生,转身走了。他也不敢贸然带着邵衣直接去,只先写了拜帖,然后亲自送去了澹台府。

是个看门的小厮收的帖子,沈怀楠塞了一两银子,小厮却没有收。

沈怀楠也没有继续塞银子,于是忐忑回到府里面等消息。多晴总算缓过劲来了,他小小年岁,吃了情爱的苦,立誓要断情绝爱,去大厨房重新做了回油嘴滑舌,哄得厨娘给他两只烧鸡,于是沈怀楠一只,他一只。

多晴吃完了,嘴巴一抹油,就见少爷正在翻箱倒柜。少爷穷,翻来倒去也没有什么东西拿出来,好一会过去,才见他拿了一本书出来。

是本说琴的书。多晴好奇的问,“您要练琴了么?”

沈怀楠摇摇头,对他道:“我明日早间直接去桑先生处读书,你拿着这本书去找姚黄,让她给九姑娘。”

多晴扭扭捏捏,最终还是接下了书,臊眉耷眼:“小的也太苦了。”

沈怀楠笑起来,躺在床上合衣睡去。

如此尽人事,便只有听天命了。

而第二天,折邵衣还没等到多晴的书,就先在唐氏那里听说英国公夫人请人送了帖子来的事情。

三个姑娘俱都好奇,唐氏喝口茶,润润喉,这才道:“今儿早间送来的,不仅送了帖子,还送了一篮子花。”

京中赏花宴办得极多,各家送礼,若不是什么大日子,春日里便也喜欢送花,送了花,不涉及其他,只是君子之交。但能送花,能有君子之交四字的,都是跟极好的人家,关系定然非比寻常。

文远侯府这么些年,倒是只接到过曲陵侯家的花。

说实在的,接到英国公夫人家花的时候,唐氏心里倒是恍惚间明白了一些。

她跟唐妈妈说,“满京都都知晓,英国公夫人的花少送出去,如今咱们家收到了,你说她是因为那一门九拐十八弯的亲,我是不相信的。”

唐妈妈欲言又止,唐氏道:“你想说的,便是我刚刚所想的。”

她想,别是自家的姑娘被人看上了吧。

但这么想,心里哪里有底。

英国公家一共有四个庶子,五个嫡子,其他八个皆已成亲,只有英国公夫人最小的嫡子因年岁小,还没有定亲。

听说才学,相貌都是极好的,多少好人家的女儿盯着,从一开始,唐氏就没敢往上面想。

如今接了花,感受到了对方的诚意,她倒是敢想一想了。

唐氏喝了一杯又一杯茶,茶壮人胆,问唐妈妈,“你说,是小七还是小八?”

唐妈妈自然是要夸七姑娘的。

“您就是好性子,这满天下的去打听打听,哪里还有您这般对庶女一般看待的?就是您想,人家英国公夫人能答应吗?她那可是嫡幼子!”

唐氏被说得心里欢喜,“没错,若是真看上了,也是看上了珍衣。她才是嫡女。”

又想,“珍衣快满十五,比萱衣还大一岁,英国公家的九少爷跟珍衣同岁吧?正好合适。”

她满心欢喜,合计来合计去,又怕自己会错意,细细跟唐妈妈又合计了一会,才去叫三个衣来。

她把事情说了,但没说猜测,可谁也不是傻子。

折邵衣就见其他两个衣互看一眼,眼里都有眸光闪过。这么一桩好婚事,两人自然是愿意的。

折萱衣就怕嫡母直接把婚事给了自己的女儿,心里不忿又委屈。她努力回想那日在筵席上自己是否在英国公夫人面前露过脸,但实在想不出来。

折珍衣也在回想,但她没有折萱衣那般急,她这时候的优势就出来了。她是嫡女。

对方是嫡子。

把英国公家其他八个儿媳妇拉出来数数,那都是名门之后。文远侯府跟她们的家世一比,一个天一个地,根本比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