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第5/6页)

杨继康则是和石头回去吃了,婉拒了杨继西的留饭。

文生吃着自己碗里的面,时不时还盯着他爸碗里的面。

“看你爸干什么?”

孙大嫂问。

文生把面咽下去,这才道,“上次吃面,爸吃了三碗,这次我想知道吃多少?”

孙大哥没准备再添面的,闻言有些尴尬,还没说话,杨二奶奶便道,“锅里还蒸着馒头呢,吃了这碗面,馒头就该好了,倒是再吃点,瞧着你这么大的个子,我就知道你胃口好。”

“就是继西瞧着吃得多,就是不长肉,”杨二奶奶摇头。

“这倒是,”孙大嫂是见识了杨继西的饭量的,和孙大哥有一拼,但确实瘦了点。

杨继西等孙桂芳吃完早饭后,才过来吃饭的,他没吃面,而是吃的馒头,这馒头一个就有碗口大,像孙桂芳,一个馒头就吃饱了,杨继西得吃四个。

吃到最后,也就他和孙大哥还在桌上,二人一边说话一边吃,倒觉得这馒头比酒好。

杨继康他们吃了早饭就出门了,文生见石头走了,还在院门处眼巴巴地看了好久呢。

狗蛋他们过来找文生玩儿,文生倒也没拒绝,只是玩到后面,狗蛋带着他到那边院子的时候,文生被杨老婆子问了几句话,他觉得不舒服,便转身跑回了杨继西他们这边。

杨老婆子问他,“你爹现在是什么什么级别啊?”

“你爹一个月多少钱?听说你娘也有活儿做,你们家住的是什么房子?和你姥爷他们一起住还是分开的?”

见文生不说话,杨老婆子还嘀咕了一声,“瞧着是个机灵孩子,怎么一问三不知。”

结果文生就跑了。

只是进屋拿了个东西,出来就不见小伙伴的狗蛋纳闷了,毛蛋吸了吸鼻涕,“奶问了好多话,文生不高兴,跑了。”

“什么?”

狗蛋一跺脚,“奶你又问了啥啊!”

“我就随便问问,”杨老婆子觉得问题不大,结果文生回去后,把她问的话,全部一字不漏地告诉了孙大嫂。

此时孙大嫂正在厢房里抱着嫣嫣,陪着孙桂芳说话,见他皱着小眉头进来,便问了一句。

听他说完后,孙桂芳的第一个反应是,“文生的记性可真好啊!”

孙大嫂闻言笑道,“老师也这么说的,眼看着也五岁了,等两年就念小学,他姥爷姥姥正在看学校呢。”

“那得选个好的,”孙桂芳说。

孙大嫂这是摸了摸文生的头,“你别理就是了,狗蛋他们过来找你,你就说不去那边玩儿,就在这边院子里玩。”

“好。”

很快狗蛋和毛蛋就过来了,文生跑出去严肃着一张小脸说明了自己的玩耍范围,狗蛋闻言笑道。

“那就在这边玩儿,我奶那个人....反正你别在意。”

“嗯,”毛蛋也点头。

看着几个小豆丁又开开心心地玩在一起,背着手站在老堂屋门口的孙大哥,转身回去坐下,对挑选坏黄豆的杨继西道,“狗蛋这两个孩子还是不错的。”

“狗蛋也混账了一段时间,现在好多了,”杨继西说,“到底是侄儿,有啥不对的,我也说他,他能听进去,我也高兴,至于那边的高兴不,我也懒得计较。”

“说得对,大人的事儿和孩子不沾边的,”孙大哥也帮着挑起来。

这都是昨晚泡在木桶里的黄豆,今儿中午就吃豆花。

杨继西和孙大哥一起推石磨磨豆腐,很快就下了锅,杨二奶奶拿着旦水过来点豆花,把锅盖一盖,再等半个小时打开,豆花就成了。

“嫩得很!老头子把辣椒酱拿过来!”

杨二奶奶舀了一锅铲起来看了看,发现豆腐嫩滑得很,脸上露出笑,大声喊着杨二爷爷。

杨继西的速度比杨二爷爷还要快一点,他抱着一罐子辣椒酱过来,拿出三个大碗,往里面舀了半碗辣椒酱。

这辣椒酱颜色鲜艳,里面盐味儿啥的都是足够的,切点蒜末,加上葱花进去搅拌搅拌就可以了。

因为那边就杨大爷爷和杨大奶奶在家,所以杨二奶奶去叫他们过来吃午饭,“豆花饭呢!”

“来了来了,”杨大奶奶笑眯眯地关上堂屋门,杨大爷爷在一旁等着他,“你们还有多少黄豆?我们家的还没吃呢,你们要是吃完了,就来舀黄豆。”

“还有呢,”杨二奶奶笑着。

见今儿有太阳,杨继西便去厢房问孙桂芳出去吃饭不,“没有啥风,太阳也好,你就在堂屋吃,也放放风。”

孙桂芳早就想出去了,恶露早在几天前就排干净了,她觉得自己没啥事儿,要知道这个年代好些人第一天生了孩子,第二天就下地干活的多了去了。

也就是家里公婆丈夫都是体贴人的,这才会让坐月子。

“外面的空气都好新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