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第6/7页)

帮着她家背砖,她肯定是要请人吃饭的。

“知道了知道了。”

杨二奶奶也不客气,“我帮你一起做吧,你这也不怎么方便。”

“那敢情好。”

吴大嫂笑眯眯地应着。

她家没有婆婆,公公又是个不怎么会做饭的,帮不了什么忙。

周大舅也去背砖了,石头跟着去凑热闹,一时间这院子里就只有杨大奶奶

在那不停搓着手,脸上一会高兴一会儿担心。

这边的杨老婆子见那边忽然一会儿回来那么多人,一会儿又走了那么多人,好奇得不得了。

又见现在只有杨大奶奶一个人在家,于是抱着毛蛋过去搭话,“大嫂啊。”

“啊,”杨大奶奶并不想理睬她,转身就回了家,直接把堂屋门给关了,不让她有话说。

杨老婆子抱着毛蛋一脸尴尬地站在那,最后还是回去了。

而此时的杨老汉,正和偷摸出来的杨大爷爷在竹林这边见面说话。

“大哥,那天的事儿,是我错骂了继康,能不能跟大嫂说说,别闹得这么僵了,家和万事兴,咱们可是亲兄弟。”

杨老汉对杨大爷爷道。

杨大爷爷小心地看着周围,一刻都不敢放松,“我倒是想,可你也知道继康是你大嫂的眼珠子,我都舍不得说一句,你倒好,又让继康上房顶,又骂他。”

“最后上房顶的还是我家老二啊,”杨老汉有些不服气,“我是骂老三,继康出来顶了话,我才.....”

“爷爷?”

石头的出现,让杨老汉的话卡住了。

杨大爷爷更是快步走向石头那边,“那什么,我和你三爷爷半道上遇见的,我们什么都没说,你别告诉你奶他们啊,爷爷给你糖吃。”

石头却没说话,只是拉着他的手往家走。

杨老汉有些瞧不上亲大哥被大嫂吃得死死的,就连孙子都怕,越活越没什么出息了。

石头拉着杨大爷爷去看运过来的砖,杨继西已经背了好几趟了,孙桂芳被安排给他们背篓里放砖。

杨大爷爷看了一会儿,到底是心虚,怕杨老汉回去胡说,便带着石头回家了。

天快黑了时,杨继西他们才回到吴家,把今天运过来的最后一点砖头放在院子里。

吴和国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招呼着他们在堂屋坐。

阿山带着两个弟弟把凉茶端出来,给他们舀上。

杨继西和孙桂芳接过凉茶碗,喝了一大口。

周大舅看着面前三个讨喜的孩子,拉着最小那个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啊?”

“我叫幺弟。”

吴幺弟今年四岁多,正是跟着两个哥哥四处跑的年纪。

这孩子虎头虎脑的,长得十分像吴和国。

吴和国听着小儿子奶声奶气的声音,也是笑道,“叫着叫着,小名就成了幺弟了。”

他家的老大叫阿山,今年八岁,老二叫阿石,倒是和石头有些同名,今年六岁。

“幺弟,你今年几岁了?”

孙桂芳喝完凉茶,把碗放在桌上,笑看着吴幺弟问道。

吴幺弟一脸认真地伸出一只手,“四岁了。”

“傻小子,这是五,”吴和国比出四个手指让他看,“这才是四。”

“才不是,”吴幺弟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这才是!”

“幺弟,你错了,这是四,”阿石把他的小手指按了一根下去后说道。

吴幺弟不服气,也不听他们的,小跑去灶房问吴大嫂。

吴大嫂也是服了这个小祖宗,“爷爷在哪里?去请爷爷吃饭了。”

这才让吴幺弟转移了注意力。

三个孩子都很活泼可爱,晚饭时气氛也很好,吃过饭孙桂芳帮着收拾灶房,杨继西帮着收拾桌椅板凳。

今儿月色好,一行人在吴家院子里坐着,吹着夜风,说着话,旁边三个孩子你追我赶的,时不时涌出欢笑声。

就是蚊虫多,杨继西帮着孙桂芳赶走了好几只,孙桂芳想回去洗澡了,于是二人先一步回家。

他们洗了后,还在锅里温着水,等杨二爷爷他们回来还能洗。

“是双胎的话,那可辛苦了,康嫂那么瘦,得好好补补。”

孙桂芳说起康嫂。

“那是肯定的,大娘和康哥也知道这些,”杨继西说完就被孙桂芳拉着问。

“你梦里康嫂是一个还是两个。”

这就让杨继西更疑惑了,“其实从康嫂怀孕起,我就觉得不一样,因为梦里康嫂就石头一个儿子。”

根本没有怀孕的事儿。

“看吧,”孙桂芳一脸骄傲道,“我说是梦吧,这梦里和现实就是不一样的。”

“说起这个,”杨继西一拍腿,“老四还没还我钱呢!”

要说梦里谁日子最好,可不就是杨继北他们。

杨继西准备过去要钱,谁想杨继北自己过来了,脸上带着几分轻松。

“三哥三嫂,我昨儿给忘记了,这是之前借的五毛钱,”杨继北那钱给杨继西,杨继西直接给了孙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