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番外一(第4/6页)

国库每年都有这么庞大的进项,朝臣还怕乾隆挥霍完,怎么可能?

而且兵部尚书福康安还说了一件事,就是国库还出了一大笔钱武装水师。

水师不管船只还是武器都被换了一遍,士兵们在海边演练已经有两年了,这次也会北上接乾隆和嫔妃们南下,在沿海玩一圈,最后到广州后,再换成陆路北上继续玩。

朝臣们就明白了,水师简直是个烧钱的无底洞,不说船只需要隔三差五保养,就是武器也需要不停补给。

水师都整出一队来,国库还满满当当的,足见这国库有多满了,他们也就放心下来。

沐瑶没想到有一天竟然能坐海船出行,别提多兴奋了!

她都有点迫不及待了,不过出发前,乾隆得先把皇位传了,另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正式晋沐瑶为皇贵妃。

虽然沐瑶领着皇贵妃的份例已经很多年了,如今也不过是名正言顺了一番。

毕竟皇后还在,一般是不会设皇贵妃的。

只是乾隆如今都要退位了,这自然就无所谓了。

乾隆私下已经让人准备好皇贵妃的礼服,钦天监选了好日子,沐瑶穿上沉重的礼服,在官员手里接过了金册。

沐瑶以前想着要活着晋为皇贵妃,没想到有一天竟然真的实现了。

她这皇贵妃的名衔也没捂热多久,乾隆就正式退位,成为太上皇,沐瑶也就成为太皇贵妃了。

永琏继承皇位,接着册封喜塔腊氏为皇后。

富察皇后也就成为皇太后了,原本的太后则是太皇太后了。

大家的辈分愣是往上一抬,不过跟以往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乾隆是肉眼可见放松了下来,另外又设下几个辅政大臣。

一是傅恒,二是阿桂,三是刘统勋。

刘统勋的年纪已经很大了,没有什么野心,却很适合永琏。

作为长辈,他可以委婉规劝永琏,而且还不会让新帝心里有任何猜忌和不舒服的地方。

毕竟刘统勋这些年算是半隐退的状态,被乾隆任命为辅政大臣,其实也是因为他这些年的功绩,以及对各部的熟悉和全才了。

只要永琏想问,几乎都能从刘统勋这里得到合适的答案,是个很适合的先生人选。

另外两个人,傅恒管着户部,是皇帝的钱袋子,这些年来一直兢兢业业,让国库充盈起来。

阿桂作为武将,当然是皇帝的刀子了,皇帝指哪里,他就能砍向哪里。

傅恒和阿桂一文一武,加上刘统勋这个定海神针,确实很适合永琏的辅政大臣了。

这样一来,永琏的登基大典结束,乾隆也能放心带着嫔妃们出去游山玩水,完全丢开政事了。

沐瑶上船后,还有点恍恍惚惚的,她们这就真的要开始说走就走的旅游了?

高贵妃,不,该叫高太贵妃上来的时候看见沐瑶的样子就好笑道:“怎么,一脸不可置信的模样?”

沐瑶摇头:“确实很不可置信。”

她回头看着这船队,足足十几条船,实在够庞大的。

这也是新建的水师队伍,船只又新又大,炮台上是连珠炮,听闻还增加了威力和射程,周围的海盗早就给清理干净了。

哪怕没清理掉的海盗,也早就望风而逃,所以一路上风平浪静得不可思议。

乾隆带着的人不多,一太皇太后,一是富察,一是慧娘,一是曼音,再就是沐瑶了。

原本乾隆担心太皇太后年纪大了,出海会不会太难受了一点。

但是太皇太后这些年保养得好,身子骨极为不错,听说能出海自然就跟着来了。

老太太也不晕船,对着大海还十分欣赏和惊叹的模样,对乾隆道:“有生之年,我也能看见这没有尽头的海了。”

毕竟没出过海的人,只看着书里的介绍,就以为是一个很大的湖,却很难想象究竟如何没有边界和尽头。

如今太皇太后亲眼所见,终于明白大海究竟有多大了,宽广得让移不开眼。

有生之年,她也能亲眼看见大海,实在没有遗憾了。

船队一路先到了天津港,原本的港口都集中在江南以及广州,天津港是后来开设的,方便东边大陆的人过来行商。

除了西边大陆的海商过来,消息很快传出去,东边大陆的人也陆续过来了。

但是他们去宁波港和广州港的话耗费更大,不是很划算,于是再三请求加开港口。

毕竟港口不但远,还十分挤。

他们要卸货装货都很不方便,于是朝廷商议后就加开了天津港。

别人都送钱上门来了,只加开一个港口而已,不算是什么大事,怎么都不能跟钱过不去了,于是就加开了。

天津港非常大,容纳的人数众多,让东边大陆越来越多的海商加入进来。

乾隆的船队要停下,天津港自然要提前清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