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3/6页)

弘昆昏睡的时间门越来越长,再这样消瘦下去,人就得没了。

有暗卫在,很快就找到跟弘昆年纪差不多的孩子,都是得了相同的病症,亲属都是走投无路,听说有新药,却不知道有没效果。

有的愿意死马当活马医,试一试总归有希望。

有的就不愿意,生怕有什么意外。

愿意的人都把孩子送过来了,他们一个个被喂了磨成粉的蛔蒿,泡着水有些难以下咽,不过还是硬生生喂进去了。

过一会他们的肚子就疼了起来,直接往茅房跑,很快惊叫着回来,脸色却比之前要好一些。

太医一把脉,果真能治!

只要出来了,后边就好办了,人也不会继续消瘦下去,补一补就行。

乾隆当机立断,让人包圆了这种蛔蒿,而且叫京城所有药房都不准私下卖这个草药。

转头又让人把蛔蒿送去履亲王府,让弘昆喝下去。

沐瑶倒是奇怪道:“皇上怎的不让药房卖这个,若是有相同病症的人岂不是买不到药了?”

乾隆就解释道:“太医曾说,腹痛未必就是蛔症,若是不对症却误喝了这个,反而可能加重病症,也怕有人任意收割蛔蒿。”

有医品的大夫自然不会随意让人用药,就怕药房为了挣钱,到处高价收蛔蒿,然后翻倍价钱卖出去,就让其他需要用药的人反倒买不上了。

如今长着蛔蒿的几片地方都让乾隆派侍卫围起来,也有太医跟着过去,打算采上种子,在皇庄种起来。

这东西好用,种子存起来的话,来年就能种下,做成药能保存更长时间门,起码一年内服用是没有问题的。

履亲王得到药粉后,直接就给弘昆喂下,李玉亲自过去说明,所以弘昆肚子疼的时候,就被两个高大的侍从扶着出去了。

等弘昆回来后,确实面色好一些,这时候院首再写药方巩固一番,他的身子骨渐渐就能好起来,而且终于有胃口,能吃一点东西了。

人有胃口能吃东西,这才可能好起来。

不过弘昆如今只能吃一些绵软的,比如汤水和白粥之类的,不能吃太多荤菜了。

毕竟他之前很多天没怎么吃过东西,大鱼大肉进去,反倒让身子骨负担太重,对恢复就不好了。

履亲王就让伺候的人小心照顾弘昆,等他过几天后清醒的时间门多了,能吃能睡,他才去见乾隆,当面谢恩。

他后来得知是纯贵妃想起这么一种药草来,救下弘昆的性命,更是让人送来不少谢礼。

求药的人自然更多,不过都被乾隆挡下了。

他直接把此事交给永璋来办,私下把永璋叫去御书房说道:“这药草要是有人滥用,要了人的性命,他们就会归咎在你额娘身上,坏了她的名声。倒不如统一种下,用不太高的价格放在药房当中,还必须有大夫点头后才能用。”

这样就避免有人不对症却用了这药,回头人没救回来反而赖到沐瑶身上。

好好的一种药草,用在对的人身上自然而然就会痊愈,用在不对的人身上,这药犹如是□□一样,能要人命了。

更是避免有人垄断,高价卖这种药草,赚了个盆满钵满,这就违背了沐瑶想要救人的初衷。

永璋点头应道:“皇阿玛放心,儿臣会办妥此事的。”

乾隆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之前沐瑶让苏家出钱帮了不少大夫的药房能够继续办下去,你也能从苏家那边得到一份名单,看看那些大夫值得信任,才把药放在他们的药房里头。若是外边各地想要这个药,可以让当地知府给你名单。”

什么药房值得信任,当地父母官不知道,谁会知道呢!

永璋应了,回头就去找苏鸣凤,要了名单。

苏家自然没有不应的,苏鸣凤还详细说了各地的大夫,都在什么地方,品性如何,年纪如何,有没徒弟,有没师兄弟,他们的性情和品性如何等等,实在是具体极了。

永璋不免惊讶,苏鸣凤就笑着道:“娘娘总是有很多奇思妙想,只是想得不够周到,免得有人钻空子,苏家自然要帮着多想一些。”

沐瑶只管出主意,其他事就有苏家包揽下来,务必不会出任何差错,免得一个好事,愣是被弄成坏事了。

永璋笑着道:“有劳舅舅了。”

苏鸣凤摇头道:“我年纪渐渐大了,也不知道能帮上几年,以后想必就要你多替娘娘想一些了。”

这是让永璋接班,照顾沐瑶周全了。

永璋自然没有不应的:“舅舅放心,我会的。”

苏鸣凤满脸欣慰,只觉得沐瑶教出了三阿哥这样的聪慧懂事又孝顺的孩子。

苏家把名单递上来,又把他们通讯的方式告诉永璋,其中居然有暗语和暗纹双重保险,就是怕有人冒充。

永璋得了信,很快看了名单,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发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