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2/3页)

“衔”字,寓意出类拔萃,名列前茅。他对他寄予了厚望,却不想有一日他竟会起弑父夺位之心,对他兵戈相向。

眼见永安帝的双眸黯淡下来,太后猜出定是又想起了伤心事,对于太子一事,太后不是不难过,可她活到这个岁数,见过太多,也能比永安帝更淡然地面对这些,她在心下低叹了一声,转而道:“正好迟儿也回来了,这旭儿的抓周礼是不是也该开始了。”

见太后看向自己,碧芜登时会意,吩咐下人去准备东西。

几个小厮在地上垫了块大毯子,在上头摆上了笔墨纸砚和弓剑钱银等,十几样东西,铺了大半块毯子。

碧芜亲自将旭儿抱过来,放在绒毯上,示意他挑着喜欢去抓。

旭儿坐在上头,却是不动,他回头看了碧芜一眼,只伸出手臂,扁着嘴要碧芜抱。

碧芜自然没依他,只摇了摇头,柔声道:“旭儿去抓一样喜欢的,抓完了,母亲再抱你。”

见碧芜态度坚决,旭儿像是听懂了她的话,眨了眨眼,露出委屈又无奈的神情,旋即转过身,往那一堆物件爬去。

这抓周的场面原应热闹非凡,但碍着永安帝和太后都在,众人到底不敢随意说话,只眼睛一眨不眨,紧盯着旭儿的动作瞧。

旭儿先是在一本书册前停了下来,立刻有人低声恭维道:“书好,书好,博览群书,学富五车,自是再好不过。”

然旭儿的手却未伸向那书册,而是转了个弯,蓦然看向放在边沿上的长剑,准确得说只是个剑鞘罢了,旭儿将手落在那剑鞘上摸了摸,却听太后笑起来,“看来,我们旭儿将来莫不是要想学他舅舅,学得一身好武艺,上阵杀敌,保护大昭江山啊。”

太后闻言,永安帝也跟着勾唇笑了笑。

不过他们猜错了,旭儿仍是没有抓,而是继续往前爬。

碧芜盯着旭儿的动作,心下紧张不已,前世,旭儿在抓周时什么都没抓,他似乎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后来就干脆坐在原地哇哇大哭,誉王见此,就让碧芜抱着孩子先下去了,此事也不了了之。

可这世不同,若是永安帝不在也就罢了,但永安帝在,就怕旭儿抓着什么不该抓的,让人误解。

但幸好,和上一世差不多的是,旭儿在各个物件之间转悠了一圈,显然兴趣乏乏,过了小半炷香的工夫,还是什么都没抓。

见旭儿坐在绒毯中央,不知所措的模样,碧芜正欲开口解围,却见旭儿蓦然转过身,往绒毯边沿爬去。

他爬得分外利落,且目标明确,众人眼看着他,往上首而去,最后竟是抬手,一把死死地攥住了那片紫诰的衣角。

众人见状,不禁都深吸了一口气。

永安帝一垂首,便见那个粉雕玉琢的小娃娃,正咧开嘴,笑着看着他。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都有些不知所措,这小孩子抓周抓什么的都有,可是少见去抓人的,何况他抓的还是皇帝。

少顷,还是太后先忍俊不禁道:“哎呀,我们旭儿这是抓定你皇爷爷了?”

旭儿似乎听懂了这话,嘴上发出“咿咿呀呀”的声儿,还伸出双臂冲永安帝比了个“抱”的姿势。

然永安帝只是笑了笑,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并未抱他。

旭儿见此,竟耍赖般一屁股坐下来,紧接着一把抱住永安帝的腿,又昂着脑袋“咿咿呀呀”,不知在说些什么。

见他这般执着,永安帝神色逐渐软下来,竟真的一把抱起旭儿,还上下晃了两下,惹得旭儿“咯咯咯”地笑起来,还亲昵地搂住了永安帝的脖颈。

永安帝微愣一下,旋即弯了眉眼,在旭儿背上轻轻拍了两下。

“都说隔辈亲,这话着实不错,哀家瞧着旭儿同陛下很是投缘。”太后趁势道,“而且旭儿着实聪慧,晓得只要讨好他皇爷爷,就什么赏赐都能得到。”

永安帝闻言立马转头看向身侧的内侍李意,吩咐道:“你派人回宫一趟,去库房挑着有趣好玩的送来,对了,还有前阵子南部上供的那三匹锦缎,也一并送来吧,等天热了,好给八皇孙裁了做衣。”

“是。”李意应声,忙退下去办。

闻得此言,厅中一些人的神色不由得微妙起来。

谁人不知南部的锦缎少而稀,是珍品中的珍品,夏日穿着,不仅触手生滑,还比旁的衣料更加透气凉爽。可因着今年大旱,南部上供的锦缎比往年少了将近一半,拢共也就十几匹,依次分给了太后、皇后和淑贵妃后,剩下的便也只有五六匹,留作明年给永安帝裁衣用,谁曾想,永安帝竟一下将其中三匹赐给了这位八皇孙,可见对其喜爱之深。

碧芜和誉王自也晓得赏赐之重,当场便谢了恩。

抓周后,永安帝却是没走,而是与太后一道留下来用了宴,即便是用宴时,永安帝也一直抱着旭儿没放,甚至在问了姜乳娘后,亲自给旭儿喂了些筵席上能吃的汤水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