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第2/4页)

除了客房之外,手艺好的人家还开起了土菜馆,甚至还有以前在夜宵摊打工的村民,回乡开起了烧烤店!

傍晚的时候,夕阳西下,郎山村清澈的小河边,一字排开,路两边都是吃烧烤的小方桌,除了游客之外,在村里上班的工人们,有时候嘴馋了,每个人凑二十块钱,也能吃一顿不错的烧烤。

让人无语的是,村里人不光在盖房子这件事上模仿江小满,就连教育方式,都开始向江有粮老汉“致敬”了。

听说江小满从小就自己赚钱,村里的家长们眼珠子一转,立刻就把自家孩子安排得明明白白!

觉得坐在教室里念书写字太累了是吧?

行呀~给你批发点零食饮料小玩具什么的,晚上就跟着老爹老娘去夜市摆摊挣钱去吧!

零花钱也全部取消,想买零食玩具?自己挣钱去!

搞笑的是,村里有些大孩子以前喜欢拿家长的手机打游戏,现在好了,家长们都拿着手机出去挣钱了,想玩手机?行呀,自己挣钱买手机去!

小兔崽子们以前在网上刷视频,看人家动辄月入十万,还以为成年人的世界挣钱很容易呢。

等到他们去夜市卖了几天啤酒才发现,压根就不是那么回事!

他们给夜宵店老板推销啤酒,卖一瓶给一毛钱提成,喊了一晚上,嗓子都喊哑了,居然才挣了不到二十块钱!

想去捡瓶子吧,特么的村里居然开始搞垃圾分类了,塑料瓶塞到回收箱里也能卖钱的!现在家家户户门口都有一个分类垃圾桶,他们想捡瓶子,大概率就只能去翻村民家里的垃圾桶了……这多难为情!万一被同学看到了咋办?

在夜市忙活了好几天,累的半死,居然连一个月的网费都没挣到,有两个倒霉鬼还因为打碎了老板的啤酒被倒扣了不少钱!

“还要不要买手机打游戏啦?要不要退学进厂啦?说!!!”家长趁机怒吼。

“不要了o(╥﹏╥)o”

小兔崽子们被社会毒打了一番,发现还是坐在教室里读书最舒坦,晚上回家只要好好写作业,家里空调也开着,冰箱里零食水果随便吃,不比去夜市推销啤酒舒服?

村里人赚了钱,除了买车盖房子之外,现在最大的执念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了。

曲景江现在也和同事一起合伙,在村里开了一个专门给孩子辅导作业的晚托班,曲妈妈正式从厂里辞职,到晚托班做了园长。

晚托班每天放学会安排老师去学校把孩子接回来,吃好晚饭后,给孩子们把当天的回家作业辅导好。这可让一些原本学历就不高的村民们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要知道,幼儿园的识字课他们勉强还能冲孩子吼两嗓子,等到了小学二年级以后,什么五感法写作文啦,什么应用题啦,还有各种手工作业,简直令人头大!

现在好了,只要每个月花千把块钱,把孩子往晚托班一丢,晚饭也不用烧了,孩子作业也有人辅导了……

讲真,家长们宁可晚上去厂里扛大包,挣钱给孩子上晚托班,也实在是不想亲自给孩子辅导作业。

曲妈妈现在也算是彻底锻炼出来了。

一开始她还有些绵软,被晚托班几个调皮孩子教做人之后,“温柔善良”的曲妈妈彻底化身母老虎!

不写作业是吧?老娘陪你耗着!不让家长来接你,啥时候写完,啥时候我亲自送你回家!顺便再找家长告个状,屁股不给你打烂!

就这样,年纪小的孩子放在厂办的幼托班,上学的孩子就花钱送到辅导班,郎山村的家长们彻底从熊孩子堆里解脱出来,卷起袖子,跟着江总努力搞钱去了。

时至今日,村里人总算是明白,为什么江小满宁可自己不办厂,也要给村里引进这个产业园项目了。

有了官方背景的产业园,如今他们的村办合作社,已经发展到了周边几个乡镇。

郎山这一片的乡镇其实和他们地理环境都差不多,大多都很适合种茶叶、养土蜂、种蘑菇什么的,即便是土地比较贫瘠的,那也能种点山野菜啊。

江小满在产业园里新增设了一批岗位,聘请村里种茶、养蜂、种蘑菇之类的做的比较好的村民,让他们作为带头人,负责去别的乡镇替他们产业园开拓项目,采取“乡镇共建”的模式,由郎山这边出技术、出资源和销路,其他乡镇作为种植合作点,没几年,就把他们的土蜂蜜和小茶饼生意,做到了每年十几个亿的规模!

郎山村赚大钱,周边乡镇也跟着赚了不少小钱。

说是小钱,很多第一批加入的农户,现在已经美得找不着北了。

谁能想到,就在自己家种几亩茶叶,发展一下林下菌菇种植,没事再养点土蜂,顺便在自家山地里撒点野菜种子,一年杂七杂八加起来,居然赚的比以前进城打工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