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第2/3页)

顺便请严警官跟江奶奶和江翠翠解释了一下,像江翠翠和王老六这样的夫妻关系,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也就是说,江翠翠想回娘家随时都可以回来,哪怕再也不去王家也没关系,俩人既没有领结婚证,也没有一儿半女的,顶多算是同居关系,没听说谁家同居了就必须在一块过一辈子的。

现在好多时髦的年轻人担心遇人不淑,正式领证之前,还要试着同居一阵子观察观察呢。

要是男女同居就算是结婚了,那整个国家不得乱套了?

尤其是那些个人作风有问题的渣男渣女,换男女朋友比换衣服还勤快的,睡了那么多,到底哪个才算是正牌老公OR老婆呢?

“太奶奶你听,人家严警官可是县公安局的,他都这么说了,翠翠大姑就放心在家里住下吧,要是不想回去就别回去,回头想办法把户口……等等!大姑,你跟那个王老六走的时候,户口有没有迁出去?”

“啊?啥户口?”江翠翠也呆住了。

严良朋忍不住扶额。

农村普法工作,任重道远呐!

看来他必须回去向领导反映一下了,宣传科那帮大爷一天到晚到底在干啥?

没有结婚证,户口也没迁走,法盲王老六这个媳妇,算是白买了。

江小满打定主意扣下这八千块钱,也不只是想给江奶奶省钱。

他也提防着那王老六万一不依不饶的非要来纠缠,到时候人是不可能给他带回去的,倒是这八千块钱可以退给他,再让他写个条子按手印,银货两讫,拿了钱,就别再来纠缠江翠翠!

江小满把自己的打算跟江翠翠仔细解释了一下,就是怕她在家里住着提心吊胆的。

“大姑你放心好了,来,咱们加个好友,要是那个王老六再来纠缠你,你马上给我打电话!看我不玩儿死丫的!”

江翠翠面色爆红。

“我、我没手机……”

王老六母子俩防她防得紧,连一毛钱现金都不给她,更别说给她买手机了,江翠翠嫁过去的时候年纪还小,在家也没用过手机啊,那时候她们家连固定电话都没有呢。

嫁到采石镇,倒是看到别人用过手机,但是听说买个手机要好几千块钱,她连碰都不敢碰,更别提什么“加好友”了。

江小满也无语了。

不过,这点小事哪能难得倒他小满哥?

眼珠子一转,问了江翠翠几个问题,江小满就给她找了个活儿——

“翠翠大姑,是这样的,我去年刚办了一个土绣工坊,专门招人给我绣花,你不是也会绣花吗?那干脆来我的工坊上班吧!”

“明天我就带你去找大师傅考核,我们工坊是按手艺领工资的,就算手艺不好,刚进去做学徒工的,包午餐,每个月也有1500块钱的生活补助。”

“大姑你年纪又不大,工坊里还有大师傅教手艺,学个两年,要是能考上一级绣工,每个月底薪加绩效也有六七千块钱呢。”

这个待遇江小满还是故意往少了说的,怕一下子把江翠翠的期望值拔高了,到时候万一拿不到那么多,她心里反倒是不舒服。

其实工坊那边,现在有些手艺格外好的一级绣工,已经跟着大师傅接那种高端定制产品了,每个月底薪只有2800,绩效却是底薪的好几倍,月薪破万的已经有三个绣娘了。

这些一级绣娘,再跟着大师傅历练几年,等她们也能出师带徒弟了,到时候徒弟们跟着她们接单子,徒弟喝汤,她们吃肉,月薪两三万是很正常的。

说句不客气的,在他们农村,一个女孩子一年能挣二三十万,就算不嫁人又怎样?有这份高薪工作,娘家人也得好好把她们给供起来好吗?

江翠翠听说连学徒工一个月都有1500块钱,她长这么大都没亲手拿到过这么多现金,一时间也有点慌了,眼神不由自主地去看江奶奶。

江奶奶现在可不是以前那个半瞎老太太了。

郎英之前带着两个孩子在江奶奶家借住过一段时间,两家的孩子玩得好,关系一直处得跟一家人似的。江奶奶眼睛治好之后,郎英就给她老人家找了个活儿,负责坐在一杆大秤旁边,给来合作社卖蘑菇的村民盖章。

现在村里的野山菌种植合作社已经有一百多家签约种植户了,旺季的时候,合作社的仓库门口天天人来人往,排队卖蘑菇的电瓶三轮车都排成了一条长龙!

合作社安排了计件员和称重员,每天早晚两班倒,给过来卖蘑菇的种植户称重,先上秤,再计数,确定没问题了,最后拿着计数的小本子到江奶奶那边盖个章。到月底的时候,各家各户就凭着盖过章的小本本,到合作社结算当月卖蘑菇的货款。

盖章这个活儿,看起来轻松,其实是个“反压力”比较大的岗位,要是盖章员被人收买了,随便谁来写个数字,往上面盖个章,那合作社的损失可就不好算了……所以能胜任这个岗位的,不一定能力有多强,但一定是郎英最信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