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第2/3页)

电视节目的效果怎么看?

那必然就是收视率啊!

赶紧的,家里的电视机电脑手机全部打开!

……

“哈哈哈哈哈……”J省电视台,分管业务线的副台长看着节节飙升的收视率,拍桌大笑,同时还不忘拉踩一下老对手,“呵!隔壁不是天天吹自己是二线省台的顶流吗?这下哑火了吧?笑死!黄金档收视率还比不上咱们台里一档冷门节目!”

安苗淼一脸无语地看着副台长。

虽然但是……副台您也大可不必把“冷门节目”这个帽子扣在她们头上吧?

虽然她们节目在省外毫无名气,但省内的观众也不少哇!

就比如说本期求助人的爸爸,据说就是她们的忠实观众呢。

副台长不知道的是,这期节目的收视率之所以这么高,不仅仅是因为江灿灿的粉丝给力,还有江小满合作的那家快递公司,更是趁机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

没办法,这就是好人有好报啊!

虽然他们并没有赞助这档节目,但节目组为了解释这块地皮的来历,还是不得不捏着鼻子在节目的开头给他们公司狠狠宣传了一波,说是因为快递公司有“偏远山区扶贫助农政策”,所以才能帮助江小满,在郎山村这个本不符合加盟条件的小山村,特别开设了一个快递揽收点……

区域经理非但号召全区域的站点都打开了电视机电脑手机等各种观看设备,还让办公室给总部写了个公众号投稿。

这下好了,总部转发之后,全国各地有条件的网点都在支持自家公司。

一个之前毫无存在感的二线省台冷门家装栏目,居然一下子把好几个一线省台的周末黄金档综艺节目给干趴下了!

省台领导狂喜之余,不由开始深思:虽然身处二线,但是不是可以在扶贫助农这一块下点功夫呢?

家装类节目估计是做不了第二期了,但,正所谓“流量在哪里、焦点就在哪里”啊!

没有节目,他们就不能再另外创造一个节目吗?

就在省台领导默默盯着寂寂无名的郎山村思考财富密码的时候,江小满这边也开始继续收购山货了。

这次阿虎和庆山他们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小满哥,你这边茶饼还要吗?我们这次进山收山货,好多人家说他们家的茶叶也可以摘了,你这边要是还要的话,我跟他们说一声?”

“要啊!多少都要,不过样式和重量都得符合标准哈,我这边最近忙的腾不出时间去做模具,正好之前还剩下一些,你们帮我带回去,给他们做个样子,反正这玩意儿就是木头做的,家里有木头的自己做一下就行,都不用花钱买。”

说着,江小满进屋把之前做好没用完的模具都找了出来。

最近四里八乡的老百姓听说进山采山货能卖钱,家家户户都忙着进山薅野菜,山里的石笋和蕨菜菌子什么的,很快就被薅得差不多了,这几天来卖山货的都开始抱怨,说最近山货越来越难采了。

有几个爱占便宜的还话里话外的找江小满打听,说是山货难收,他这边什么时候涨价?不然他们进山一整天,连一百块钱都赚不到,实在是不太想去了……

涨价?呵呵……

江小满当即就虚心表示:他当初之所以收山货,其实主要是看老百姓开春日子难过,所以帮大家卖卖山货,换点种子化肥钱的,并没有想着靠这个做长久生意。

也就是说,大家能在家附近薅点山野菜赚钱就做,真找不到山野菜了,他这边也不会加价收购的。

想故意压货等着他涨价再卖的,都洗洗睡吧,梦里啥都有!

……

幸好之前江小满还留了一手,让阿虎和庆山他们在老山坳子那边另外开了个代收点,那边才是山野菜和各种野山菌的大头呢。

而且,老山坳子那边的山野菜和各种野山菌,非但品质更好,量更大,而且即便加上他给阿虎他们几个的提成,价格也和他在村里的收购价差不多。

江小满是脑壳坏掉了,才会去加价收购。

再说了,忙完这一茬山野菜,他还要接着做茶饼呢。

茶饼忙完就到了割土蜂蜜的季节了。

他忙得很,并不想做奸商,这边加价收购,那边就去割粉丝韭菜。有什么意思?

大家和和气气的赚钱不好吗?非得玩资本那一套!

这次阿虎他们下山,给江小满足足运了五千多斤野生石笋干下来,另外还有一千多斤野山菌干,三千多斤蕨菜干。

“后头还有一万多斤毛笋干呢,实在搬不下来了,等这趟搬完,回头我们再挑两趟。”阿虎累的满头大汗,脸上的笑容却是压都压不下来。

能不笑吗?

他们几个已经在私底下算过了,光是这阵子收山货赚到的提成,他们几个每人都能分到至少五千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