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第2/3页)

宋妙仙从柳尧章口中得知皇帝要纳柳竹秋为妃,不禁大骂昏君忘恩负义。

见到柳竹秋以后,第一句话便问:“妹妹,那昏君可曾为难你?”

柳竹秋听说义姐如今已是京城里响当当的女豪杰,听她说话口气比从前豪迈多了,笑道:“姐姐果然今非昔比,胆子比我还大呢。”

宋妙仙不屑道:“我是清楚他的底细才公道评说,何曾冤枉他了?你现下打算怎么办?我看他已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你留下必定受害,不如我安排你逃走吧。”

柳竹秋拒绝出逃,看亲友们忧心忡忡,便一手挽住宋妙仙,一手牵了白秀英,欢笑着开解众人:“今日亲朋好友重聚正该设宴痛饮,且乐过今朝再说。”

她专心与众人叙旧,苏韵瑞福已生下一儿一女,都特地抱了来给她看。

柳竹秋轮流抱住打量,说:“两个都长得像韵之,以后都是美人。”

白秀英笑道:“我也说瑞福会生,像我们瑁姐就没体到我和她爹的长处,眼睛总这么小。”

柳竹秋说:“女大十八变,我小时候眼睛也小,跟豆子差不多,不信问三哥。”

宋妙仙不信:“这夸张了吧,那你这双眼睛是怎么变成现在葡萄粒般大的。”

柳尧章凑趣:“她那会儿没事就跟池塘里的金鱼比赛瞪眼,久而久之便瞪大了。明年夏天我也给瑁姐弄几缸水泡金鱼,让她多练练。”

大伙儿哄笑,柳竹秋又问起文小青和骆仇。

苏韵说:“家姐看上我们店里一个能干的掌柜,去年招赘在家。仇儿读书用功,已念完了四书,

明年想试试参加童子试。他们一家现在天津卫的分店,我已派人去送信了,他们接到消息就会过来拜望您。”

每个人都各得其所,生活有声有色,柳竹秋十分欣慰。

人们知她擅长苦中作乐,都强颜欢笑配合着,其实个个悬心,不敢做乐观预估。

入夜,客人们散去。

柳尧章背着妻子悄悄来到柳竹秋房里,郑重询问:“陛下当众开了金口,看来圣意已决,你能不能先跟我说说你的打算,也好让我心里有个底。”

柳竹秋歉意地看着三哥,犹豫开口:“我想先问问你的想法,若我执意抗旨连累了你,你会怪我吗?”

柳尧章已做好准备,含笑宽慰:“陛下宽仁,不至于迁怒我们吧。但秀英说即便出现最糟糕的情况她也会支持你,我这个做哥哥的难道还不如她吗?”

柳竹秋闻言心酸,哽咽道:“三哥,你知道我这么做不是出于任性。”

柳尧章笑了笑,像少时那样抚着她的头安慰:“你这解释真多余,我若觉得你任性,打从一开始就不会帮你了。”

他怀着自豪端详妹妹,会心笑道:“孟子说的通达天道的三种境界①,我只能做到‘尽心知性知天’,见过一些‘存心养□□天’的高士,你是唯一一个能做到‘夭寿不二,修身以俟’的。老实说以前我也对圣贤的学说产生过怀疑,谢谢你让我坚定了信仰。”

柳竹秋微笑摇头:“我只是了解了圣人的学说,努力照着他们的指点行事罢了,假若这便是圣贤,那人人皆可成圣。”

子曰:“我欲仁,斯仁至矣。”,人心如镜,圣人心如明镜,洞见毫厘,不堕不妄。常人的心镜则是昏暗无光的,道理摆在跟前仍透射不进。澄澈内心,从善如流,进而知行合一,最平凡的人也能达到圣贤境界。

柳竹秋并未刻意追求成圣,她见证过伟大的人格,决定追随他们的背影前进。

虽千万人吾往矣。

朱昀曦这次动用雷霆手段,次日差使节到柳家下旨,册封柳竹秋为皇贵妃,赐金册金宝,七日后迎进宫举行婚礼。

内官先得了皇帝授意,宣旨颁赐后便走了,不管柳竹秋是否接旨。

柳竹秋不再给负心汉面子,转身向通政司递交拒婚奏疏,说自己“性刚才拙,与世多忤,无椒房之淑德”,先回顾君臣过去的情分,说“陛下在潜邸时擢臣女于草莽之中,恩遇冠于群臣之上。臣女不佞,奉令承教以报厚德,而今呕心自笑才华尽,思竭不得相追随。”

然后措辞犀利地表明她将入宫为妃视作“鱼失江湖,鸟囚樊笼”。

讽刺宫廷是“闭目塞听之枯井,虚度年华之颓巢”。

同情宫中的女人“七情不能自主,六欲不敢畅发,浑浑噩噩,如丧魂之走肉,心志盘屈不得开,固已极矣。”

又说:“成人之名而不夺其志,是为仁也。今陛下践祚改元,龙飞御极,朱轮华毂,拥旄万里,愿矜愍愚诚,全臣女微望,无任感激恳悃之至。”

奏章递交到皇帝手中会经过众多官员之手,等朱昀曦御览,内容已流布满朝。

他只看原文便雷嗔电怒,哪堪想象群臣们背地里议论的情形,当场撕毁奏疏,怒骂柳竹秋是反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