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第2/3页)

萧其臻喜上眉梢,连忙赶去彼处。

那亭子还是当年的旧貌,周边景色从初秋转为初夏。静静的水面上小桥照影,荷芰荡漾,大红鲤鱼追逐着坠落水中的石榴花。池畔仍有白鹭凫水,不知是否是当年助他题诗的那一只。

他对景懊悔,自怨当初迂腐没抓住机缘早点表白,如今千山阻隔,还能保住多灾多难的姻缘吗?

不久柳竹秋来了,她换上了素雅的家常装束,姗姗渡桥的姿态也似昨夜星辰,照亮回忆。

萧其臻望着她难抑泪水,想迎上去,脚跟深深种在地上,难挪分毫。

柳竹秋看懂他的心意,淡淡酸楚淡淡失落,假如上次在这凉亭相遇时便尝试接受他,现在会怎样呢?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①”

人世间的遗憾都是这样谱就的。

她不愿再带给他更多憾恨,以风和日暖的表情接待。

“听说大人授命担任广东按察使,粤地民风粗犷,内多山贼,外多水匪,朝廷任命大人为该省臬台,是想借你的才干整顿当地法纪,厘奸除弊,维系风化。还望大人此去多努力。”

萧其臻郑重点头,欲开口诉心事,却遭沉重打击。

“大人和小兰的婚事……是我向先帝求来的。”

柳竹秋说这话时嘴里像含着千斤重的铅块,愧疚得抬不起头,又必须正视他的惊诧痛心,认真解释:“大人为我知己,该明白我想要什么。今上多疑,我向他换取自由的条件就是终身不嫁……”

萧其臻狷急打断:“我可以为你终身不娶,大不了以后从族里过继个孩子承袭香火。”

柳竹秋摇头:“大人不对外做出与我断情的样子,今上就会一直猜忌你,大人身负才学,应为天下苍生谋福祉,不该将时光浪费在我身上。”

他们的思想境界是想通的,萧其臻想起上次许太后下旨让柳竹秋去宣府,分别时她对他的嘱托,立刻在悲伤中释然了,泪眼凝视她良久,哽咽着说:“我明白了,可是你今后该怎么办呢?”

他愿意为他们共同的理想牺牲一切,只担心她从此找不到出路。

柳竹秋乐于与他分享计划,神采奕奕说:“我想回老家试着撰书、讲学,把我的经历和想法分享尽可能分享给大众。”

不能做利剑劈开官场上的黑暗,她还可以化身火种,焚烧缠缚世人的藤蔓。

萧其臻眼前一亮,振奋道:“蜀地民风开化,凭你的本事一定行。我到了广东也会帮你宣传。”

柳竹秋笑道:“我如今是自由身了,往后定会去大人任上探望你和小兰。”

意识到他们并非永诀,萧其臻好受多了,踌躇片刻,从怀里取出一块玉牌赠给她。

“这是我上次决定向你求婚后订做的,取货后一直没机会送给你,现在请你留作纪念吧。”

柳竹秋接过玉牌,上面刻着一首诗:“孤松栖雪岭,往返只寒鸦。翘盼清风过,相依看锦霞。”

看到他曾经的美好畅想,她喉头有些发紧,同时会心而笑:“好巧,我也有件礼物送你。”

说完从袖口里抽出一把折扇递上。

萧其臻展开扇子,只见扇面上画着松柏图,留白处的题诗竟正好在唱和他写在玉牌上的诗句。

“峻岗风啸疾,松柏自清吟。苍劲崔嵬骨,孤高正直心。林禽争托庇,芳草唤知音。冰雪欺不倒,陶然抚月琴。”

有一种深情不在耳鬓厮磨,如胶似漆,在于相知相惜,不论经历多少次劳而无功的付出,依然甘愿用心血浇灌对方的情怀。

他们不约而同相互揖拜,眼中含泪,脸上带笑,往后将沿着各自的航线,向真理进发。

陈尚志每天缠着陈良机吵闹,要求见忠勇伯。

陈良机打听到柳竹秋回家了,厚起脸皮派人登门请求。

柳竹秋也很挂念陈尚志,马上派人去接。

祖孙来到柳府,陈尚志见到柳竹秋便急切地迎上去,被陈良机用力拽住。

“裕儿,忠勇伯是女子,你不能再像过去那么随意了,而且得改口称她‘荥阳君’。”

柳竹秋笑说:“裕哥小孩儿心性,阁老不必较真,请您先跟家父说会儿话,我领裕哥去园子里逛逛。”

她让柳邦彦陪客,牵着陈尚志去到花园的水榭。

陈尚志见周围没人了,一把抱住她,委屈巴巴埋怨:“季瑶,那天你怎么又骗我?知道你被抓进昭狱,我都担心死了。”

柳竹秋抱歉地哄他一阵,说:“我正想去找你呢,可巧你先过来了。有件事想跟你商量,我就快随父母回老家了,这一去不知多久才能回来,你愿意跟我一块儿走吗?”

陈尚志先听前面还以为她又要丢下自己,急得拧紧眉梢,听到结尾方才放心露笑,使劲点头:“愿意,愿意!可是,要怎么跟爷爷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