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第2/3页)

屠杀接近尾声,官兵共杀死鞑靼平民三百多口,四五十个汉民遭误杀,另有伤者百余人。

带队的将领命手下将受伤的鞑靼人尽行屠杀,同时向权厚宰等幸存者发出警告。

“这些鞑靼人都是敌国派来的奸细,本将奉命征讨,已将贼人全部格杀。尔等管好自己的嘴,若信口胡说,散布谣言,将与虏贼同罪!”

权厚宰听人介绍得知这将军名叫翁子壮,是辽东镇守太监张钦的亲信。

张钦在辽东权势熏天,朝鲜国内也流传着他那些惨无人道的暴行。

权厚宰和同伴们回到使节团的驻地,向上官报告经过。

使臣异常惊怖,向他们介绍了张钦在天、朝的背景,晓以利害,勒令他们不得声张,以免破坏两国邦交。

权厚宰到北京后耳闻目染了更多以唐振奇为首的阉党的劣迹,明白这些虺蜴为心,豺狼成性的歹人是他得罪不起的,与同伴们相约将这件事烂在肚里,以求自身平安。

柳竹秋听他叙说的事实比她靠想象绘制的图画惨烈百倍,血液一次次滚沸,忍怒追问:“翁子壮杀人后是如何处理那些尸体的?”

本朝规定军队靠战场上带回的首级结算军功,翁子壮当年上交了三百多鞑靼人的首级,必然留有尸骸。

这是权厚宰恐怖记忆的一部分,他说官兵割下死者的首级,将尸体集中焚烧,然后就地掩埋了。

地点就在互市,如今想必还能发掘出遇难者的骸骨。

柳竹秋掌握了关键案情,开始筹谋追凶计划。

破案少不了人证,权厚宰来京四年,在鸿胪寺登记了身份,其实是最好的证人人选。他不敢出面无非缺少胆量和势力,可从这方面帮他补充。

她向权厚宰道谢,改问一事:“听说贵国的王弟乐原君下月将来京朝拜?届时权兄是否会去侍奉?”

权厚宰点头:“家母是乐原君殿下妻子的侄女,家父已写信命我到时前去拜见。”

他与乐原君沾亲带故,这更好办了。

柳竹秋又问:“乐原君为人如何?”

“温恭直谅,平易近人。”

“我也想拜会他,权兄可肯帮忙引荐?”

权厚宰猜她定有目的,有些犹豫。

柳竹秋再次保证:“答应权兄的话我绝不失言,也请权兄念及情分道义,稍行方便。”

权厚宰寻思:“这人办成过不少大案,又有上国太子撑腰,想来乐原君也愿意结识。我何不借他的势与乐原君拉近关系,将来回国更好奔前程。”

想罢接受了柳竹秋的请求。

柳竹秋以乐原君为攻略对象制定出一桩策略,在亲友里寻找能与张钦搭上线的关系网。

不久在苏韵那里有了着落。

张钦在北京有几处房产,交给一个姓戴的管家打理。

那戴管家的老婆以前是苏韵的戏迷,现在也是他珠宝店里的常客。

柳竹秋向苏韵透露她的计策,苏韵满有把握道:“张钦寄到京里的钱都由戴管家管着,他们两口子都迷信,又好向主人邀功,小姐这办法正对他们的弱点,待我先去游说试试。”

他照柳竹秋的意思对戴大奶奶说安泊胡同有座宅子风水上佳,若买下来,再在当中建一座高楼,定能保主人官运亨通,累世富贵。

戴大奶奶派人打听,得知宅子空置多年,屋主急于脱手,售价也很实惠。

苏韵又介绍了京中紫霞观的观主来帮忙相看。

这观主是黄羽的入室弟子,名气不小。他当着戴管家的面做了一通天玄地玄的解释,表达的意思和苏韵之前的差不多。

戴管家替张钦理财,也借此为自家生财,心想买房盖楼都是大宗花销,随便吃个一两成差价也能狠捞一笔。有紫霞观观主的话做理由,不愁说不动主子。

张钦接到戴管家的书信果被说动,戴管家便花钱买下那宅子,请来一流工匠画图造楼。

楼高九层,形似宝剑,正对着隔壁街上的会同馆。那里是朝鲜使节的驻扎地,朝鲜的王公贵族来访都在此下榻。

这一切都符合柳竹秋的精心设计,那宅子其实是她借朋友的名义高价买下再对外转让的。紫霞观观主也是她重金收买来配合演戏的。

在戴管家督促下,高楼营造速度极快,不上二十天已盖到第四层,造楼的消息和图纸也流到了外界。

会同馆的朝鲜使臣们看过图纸都大惊失色,按朝鲜的风水学说,该楼盖好后,每日戌时太阳西照,楼影将像一把宝剑横剖会同馆,给馆内人带来疾病灾厄。

使臣派人去找戴管家交涉,戴管家狐假虎威,根本不把朝鲜使臣放在眼里,当面骂道:“你们的国王只是我们陛下的臣子,而我家主人是陛下的家臣,论与陛下的亲疏远近都比你们强得多,凭什么让我听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