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第3/3页)

牛敦厚警告温霄寒:“贾栋罪名尚未确立,你硬要本府羁押他,那本府只好连你这涉嫌诬告的同时监起来,究竟怎么办,你自己选吧。”

柳竹秋从容道:“晚生一身清白,不怕人栽赃,情愿奉陪到底。”

牛敦厚便下令将二人一齐押赴监牢,他还不敢对温霄寒动粗,柳竹秋也已提前孝敬过牢头,被关进一个单间,有吃有喝有被盖,条件还不算太艰苦。

翌日一个狱卒送来萧其臻的书信,他在信中问候柳竹秋安康,说送信人是他下属的亲戚,已受命照应她,有需求皆可通过他与之联络。

字里行间都透着焦急关怀,柳竹秋知道萧其臻正和三哥商讨对策,可她只身深入虎穴,成败存亡都得靠自己,若预料不错,牛敦厚这两天就会传召饶忠林等证人到堂,贾家也定在积极布局,届时才是真正的较量。

隔天,案件恢复审理,事态都在照着柳尧章当初的预言发展,贡院声称寻回了柳丹的试卷,找了个人冒充柳丹的笔迹,抄录几篇狗屁不通的拙劣文章,买通一名阅卷官添上评级和评语,送到顺天府鱼目混珠。

饶忠林等三位同窗也被威逼收买,都点头“证实”那些文章就是柳丹在乡试后向他们展示的。

牛敦厚以为柳竹秋无话可说了,殊不知柳竹秋已备好后手,看了那些冒牌文章先用柳丹亲笔书写的试卷副本对照。

“大人,这些文章的字迹是模仿的,可能时间仓促没找到高明的仿写人,连晚生这种外行都能分出真伪,大人您想必更能一目了然。”

牛敦厚看了两份试卷,说:“确实不像一个人写的,但连柳丹的同窗都说贡院提交的这份试卷才是柳丹的真迹,你一个人的说法怎么抵得过他们三人的证词?”

柳竹秋请求让饶忠林等人对照两份试卷后再下结论。

那三人畏惧贾家权势,根本不敢说实话,仍昧心指认贡院那份是真的。

柳竹秋本是给他们机会,见他们选择背信弃义,沉声冷嘲:“古人云‘杀人以自生,亡人以自存,君子不为也’②,温如生前与你们交好,你们却弃信忘义,袒护谋害他的凶手,真是枉读圣贤书,纵使考取功名将来也只会以权谋私,何谈辅国安民!”

饶忠林等羞愧心虚,都不敢正视她。

牛敦厚拍木斥责柳竹秋咆哮公堂。

柳竹秋上交第二项证据——两本去年出版的《窗稿》。

“柳丹学业有成,经常在一些书坊的《窗稿》上发表文章。大人请看最近出版的这几篇,哪一篇不是文辞精美,格高意远?岂是贡院提供的粗质滥文所能比拟的?”

牛敦厚翻看《窗稿》,硬着头皮找理由:“考场都讲临场发挥,那发挥失常的例子比比皆是,你拿他平时的文章来比较也说明不了问题啊。”

“那这个总能说明问题了吧。”

柳竹秋迅速呈递第三份证据——两份柳丹亲笔书写,经柳邦彦签字画押,并盖有宛平县大印的放良书。

奴婢经主人同意脱离贱籍时双方须签订放良书,还得交付当地官府登记造册,做为更换户籍的凭据。

“谁的笔迹都能伪造,唯独这县衙的大印任谁都造不了假。地方的户籍档案会保存二十年,此刻这放良书的副本还存在宛平县衙,大人可派人前去调取比对。”

只要放良书是真的,用上面柳丹的笔迹做参照就能鉴定出贡院提交的试卷是伪造的。

强有力的证据令歹人们心惊胆战。

牛敦厚正是骑虎难下,衙役来报:“府衙外来了个叫樊希仁的书生,急着找大人告状。”

牛敦厚火大:“没看本官正忙在审案子?让他改日再来!”

衙役补充:“他要告的人是温霄寒。”

众人皆惊,牛敦厚忙问:“那人要告他什么?”

柳竹秋觉得那衙役看她的眼神非常微妙,随即收到一记晴空霹雳。

“那樊希仁说他曾和温霄寒同在江南游学,认出堂上这个温霄寒是假冒的。”

作者有话说:

①唐武后光宅元年改吏部为天官,旋复旧,因此后世亦称吏部尚书为天官。

②出自《公羊传·桓公·十一年》感谢在2022-03-18 15:41:58~2022-03-19 09:38:3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西瓜布星 9个;cwhy64、西蓝花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