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第3/4页)

贾令策等人眼看薛汝春已是棉花失火没得救,抢着去向唐振奇报讯,还趁机状告孟亭元吃里扒外,说若非他先向皇帝拱火,事情还闹不到这地步。

唐振奇知道手底下这帮走狗也会拉帮结派,争风吃醋,因孟亭元格外受他礼重,眼红的人多,平时没少来使绊嚼舌,他并不轻信,总要亲自观察后才做判断。

当晚孟亭元登门求见,说要请他看戏。唐振奇询问戏名,听他说:“关云长刮骨疗毒。”,顿时微怔。

孟亭元击中他的心思,顺势说道:“割肉刮骨虽痛,但若放任毒素蔓延,定会危及性命,孰轻孰重,大人该一目了然。”

这几日唐振奇接连收到薛汝春的求救信,念及昔日情分,着实有些割舍不下,愁叹:“道理都懂,可那皮肉长在臂上多年,一朝割去难免会作痛啊。”

孟亭元笑道:“大人重情重义,他们却把您架于涂炭。仗着您的宠信,天大的事也敢擅自作主。试想若无人揭发,他们会向您坦白吗?自己捅的篓子,还妄想您来善后,这样妨主的狗,留之何用?”

唐振奇受他引导,想起薛汝春偷偷售卖考题,事发后才摇尾乞怜,确实只把他当挡箭牌利用。

这些年这小子狗仗人势捞到无数好处,见了他花说柳说讨好,实质的孝敬却没多少。过去高兴时不计较,如今冷静细算,这买卖真亏大了。

他手下多的是乖顺的贱人,何必为这滑头贪吝的担风险?早早除掉还能过个清净年。

想通这点,他便相信孟亭元在圣驾前那番谏言是在维护他,比贾令策这些蠢蛋都清醒高明。郑重致谢后派人护送老先生回家,再命人连夜将薛汝春悄悄接来。

薛汝春奉旨闭门思过,本不敢顶风犯禁,为着唐振奇是唯一救星,急吼吼赶到他家,见面便哭跪磕头,抱住唐振奇的腿喊救命。

他年过三旬,已不复当年容华,连日精神煎熬,此刻又没化妆修饰,人老珠黄的痕迹暴露无遗,更兼姿态卑贱猥琐,令唐振奇深恨当初瞎了眼。假意安抚两句,命人摆酒款待。

薛汝春不知酒里下了蒙汗药,还想讨其欢心,放量连饮数杯,旋即不省人事。

唐振奇命人送他回去,手下人早得了指示,半道上将醉鬼扔到旷地里,往身上堆满雪,而后一走了之。

天亮后人们在雪地里发现一具衣着华丽的僵尸,官府勘验多时方证实是失踪两日的礼部右侍郎薛汝春。

仵作没验出外伤,又在尸体嘴里闻到酒味,便断定他是夜间醉倒在户外被活活冻死的。

崔逢源听说薛汝春死了,马上见风使舵地将大部分罪责推给他。

萧其臻审问他黄国纪的情况,他也咬定人是薛汝春联系的,自家从未与之有过接触。

没有线索能证明操纵徐小莲的黄国纪就是杀害余有声全家的那一个。

庆德帝不想将案子拖到年后,三法司领会圣意,先判处崔逢源斩立决。

薛汝春虽死,也不能就此免罪,判处抄家,妻儿流放。

其余作弊考生及协同作弊的流香书坊掌柜严墨秦等人皆按律判处绞监候。

金宏斌在公堂上污蔑太子,罪加一等,判处斩立决,其父削职为民。

庆德帝看过奏疏,朱批了一个“准”字,随着崔逢源、金宏斌人头落地,轰动全国的顺天乡试舞弊案落下帷幕。

柳邦彦被无罪释放,官复原职,只被免去了东宫的教职。他经此劫难,对官场彻底生畏,打算告病还乡。

按柳竹秋的本意,父亲辞官是好事,可他一旦致仕,自己就得跟着回成都老家,这是万万不能够的。于是建议:“官场是非多,老爷能及早抽身再好不过,但是否应该先知会大哥二哥,听听他们的想法。”

她深知两位兄长功利心重,都盼望父亲多拉拨他们,断不会同意他去职。

柳邦彦将光耀门楣的希望寄托在儿子们身上,自然要听取他们的意见,便写了信过去,最快也得到年后才有回音。

风波看似平静了,柳竹秋心里仍有一个没解开的结,这天约萧其臻面商,开篇后得知他也在纠结相同问题。

徐小莲临死时说她是被舅舅严季介绍给黄国纪的,徐家父母又说是严季将徐小莲卖给梁怀梦的。

在调查白一瑾案时萧其臻已向梁府的人求证过,当初从中搭线的并非严季,而是一个常在梁府走动的媒婆。

那媒婆则说她是受一位黄姓官人委托向梁府推荐了小莲。这黄官人已不知去向,但无疑就是黄国纪。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早在徐小莲进入梁府前,她已被黄国纪控制。

后来小莲被送到柳家再转送给白家,这期间正好发生了乡试舞弊案,所以黄国纪随后指挥小莲犯案其实是误打误撞。

萧其臻怀疑他们最初是冲着梁怀梦去的,柳竹秋表示认同,查出他们针对梁怀梦的原因,对缉捕黄国纪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