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3/3页)

褚公子果然中了绊马绳,见她长发披肩巧笑倩兮,端的是位清丽女郎,与扮男子时反差巨大,心里又惊又怪,满腔怒火竟发不出来,嗔道:“亏你还是宦门闺秀,这样披头散发跟男人讲话好不知羞。云杉,先给她找根簪子,把头发束起来。”

不等云杉行动,宋妙仙已从自家发髻上拔下一根梅花银簪,上前替柳竹秋绾了个螺子髻。

褚公子命她起身,没好气道:“你接着说,再胡搅蛮缠,本公子定不饶你!”

接触这半时,柳竹秋已认定他所来另有目的,断不会轻下杀手,只管大着胆子任意发挥。

“小女子粗通诗词,生平最爱李太白的诗,觉得他所有诗歌中当属《清平调》三首最旖旎婉艳。第一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④,小女子反复咀嚼若干次,都难以想象诗中所描人物的情貌,今日得见公子,方知世间真有谪仙,因而更加佩服太白笔力之精妙传神。”

连受惯夸奖的褚公子也觉得她这马屁拍得高明,瞪她的眼神失去凌厉。

“你只解释最后三字,别以为东拉西扯就能糊弄过去。”

柳竹秋躬身禀告:“公子看过《十艳小传》,当知道小女子用十种花卉比喻十艳,其中没有牡丹、莲花、菊花。因为莲花是花中君子,菊花是花中隐士,牡丹更是花中至贵,都不可用以指代青楼女子。而以公子之荣华美质,正可比作人间富贵花。牡丹开在四月,其他花卉不敢与之争锋,都已提前凋谢。这就好比寻常人见了公子,亦如瓦砾不敢夺珠玉之光彩。小女子有感于此,故而采用牡丹‘黯群芳’的典故来抒情。纯然是赞美褒扬的意思。”

之前褚公子让她“为自己作传”,此刻她也用轻薄话来报复他。只要说者不怕羞,害羞的就是听者。

褚公子明知柳竹秋在以牙还牙,却因她巧言令色,没办法名正言顺还击,见仆从们有的难堪有的憋笑,心知纠缠下去丢脸的还是他,烦躁挥手:“罢了,且饶你这回。你有要命的把柄在本公子手里,往后必须听我号令,敢有违逆,我就让你柳家鸡犬不留!”

柳竹秋继续装柔顺:“是,小女子今后定为公子马首是瞻,只求公子高抬贵手,莫要为难我这弱女子。”

“弱女子……”

褚公子气到发笑,欲刻薄她,又想这女人脸皮太厚,只会令伤害反弹,姑且忍住,咬了咬牙,下令:“我得走了,五天后再召见你。你先替我写篇文章,题目是《君子谋道不谋食》,到时带来见我。 ”

他起身离座,等老奴替他理顺衫袖,走过柳竹秋身边时还想教训两句。

柳竹秋抬起眼帘相迎,也想再细瞧他两眼,试试能不能如春梨所说做上好梦。

她自小不服礼教拘束,装了四年风流书生,行事更是恣情纵意,看美人如同赏名花,愉悦随性,哪存在羞涩一说?目光投递,秋波涌起,褚公子的心反像小船陡遇颠簸,腮边未退的薄红又明艳起来,负气摔袖快步离去。

等闹事的全走光了,宋妙仙赶紧反锁房门,拉住柳竹秋问对策。

“姐姐莫急,那人想让我帮他办事,暂时不会害我。”

“你可知他是什么人?”

“……不清楚,想必大有来头吧。”

柳竹秋怕宋妙仙惶恐,权且装糊涂。宋妙仙早已将生死系于她身,也不做杞人忧天之论,拉她去梳妆台前坐下,重新为她束发戴巾,想到方才的险情,怨她不该写诗戏弄褚公子。

“你就算不怕他害你,也不该制造误会。若他错把你当成轻薄女子,日后存心刁难可怎么办?”

“管他的,反正我名声够坏了,索性让他误会好了。姐姐难道还没看清男人的嘴脸,男人都外强中干,只敢调戏清纯端庄的女子,真遇上胆大的,立马就怂了。”

柳竹秋断定,褚公子那高贵美丽的皮囊下也只是个寻常的俗男子,并不妨碍她斗智斗勇。

作者有话说:

①出自《汉书.外戚传·孝武陈皇后传》 ,陈皇后让巫女身着男人衣服,与之同宿,被汉武帝发现后贬至长门宫。

②出自《韩诗外传》

③出自元朝诗人岑安卿《凤凰台》。

④李白《清平调》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