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妇唱夫随(第2/3页)

和胤衤尼相比,胤禔、胤衬、胤禛、胤祺他们都是笨蛋!所以只要胤衤尼还在,他们根本不可能染指印度皇位……至于胤礽,好像也不是个聪明孩子,没听说他读书有多好?而且这两年还一个劲儿去死磕大明朝的伊犁郡王策妄阿拉布坦,看着就有点轴啊!

这大蒙古国交在他手里能行吗?

康熙这时忽然想起个事儿,赶忙压低声音,用索非亚听不懂的满语对儿子胤禔道:“老大,可不能让你索额娘知道你去碎叶是为了叫老二来阿姆河围场……等过完年朕就给你派个外差,派你去巡视北京开天府,你就顺路走一趟碎叶府。”

康熙这当然不是怕老婆了,他和索非亚一直都是相敬如宾,妇唱夫随的……他只是尊重索非亚,不想惹索非亚生气。

胤禔自然知道老爹的心思,于是赶紧回道:“知道,儿臣知道了,阿玛放心。”

这时索非亚已经牵着胤衤尼过来了,康熙赶紧迎了上去,胤衤尼先恭恭敬敬的向康熙行了个揖拜礼,而索非亚则是拎起她的西式宫廷长裙,稍微蹲了蹲,算是行了屈膝礼。

索非亚行礼完毕之后,康熙汗的庶子女和私生子女们就一块儿向索非亚行礼,其中还有几个小娃娃都不会说话,就由他们的印度奶妈抱着行礼——康熙的那些“皇家情妇”是不敢出现在索非亚跟前的,而且她们也不能住在皇城里面,只能在皇城外另辟居所。

索非亚挥了挥手,让这些人都平了身,然后又看着刚刚和康熙窃窃私语的胤禔,沉声道:“大阿哥!”

“儿臣在!”胤禔赶紧冲着后妈行礼。

索非亚忽然露出了狰狞的笑容:“大阿哥,点鞭炮吧……胤衤尼还等着看呢!”

胤禔大松了口气儿:“嗻!”

……

康熙汗带着家人在印度过大年的时候。在西安,也是大年三十的时候儿了。朱和墭的行宫里面也是热热闹闹的一大家子人。他的大老婆邱淑真领着一大家子人,来西安一块儿过年了。

邱淑真本来陪着皇太子朱怡鑫留守在南京城——朱怡鑫现在也是个十八九岁的棒小伙儿了,正在南京念大学,业余时间还在他母亲邱皇后的指导下学着当监国。

当然了,邱淑真和朱怡鑫的监国并没有多大的权力,只是监督一下左丞相杨起龙和右丞相诸葛正阳为首的朝臣们行政而已。

在监了几个月的国之后,邱皇后觉得朱怡鑫的监国太子当得不错……也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就是个中规中矩的二代目,看着就是个中庸守成之主。所以她就依着朱和墭的吩咐把监国的重任都交给儿子,自己带着朱和墭的其他一些年幼的子女和留守南京的妃嫔,一块儿踏上了西行之路。

这其实也是为了历练朱怡鑫,左右丞相府、左右军师府、儒门学士院、咨议会这机构每天都会派出六百里加急,将一大堆奏章送到西安御前。朱怡鑫在学校和太子东宫内的表现,也会有人每天向朱和墭发送小报告。

而这一切,都只是朱怡鑫这个“中庸之主”培养计划的一部分而已。

虽然朱皇帝对自己的接班人没太高的要求,只要中庸即可。但是这个“中庸之道”也是说起来容易,真要做到也挺难的。所以朱皇帝给朱怡鑫制定了一整套的培养计划。

首先当然是正规的贵族学校教育。朱和墭并不主张自己的皇子、公主只接受家庭教育。在他看来,即使最好的家庭教育也难以提供皇子、公主们最需要的东西——圈子。

从蒙学一路升到大学(军学)的过程中,会让朱怡鑫、朱怡铜、朱怡镁(原名怡铂)、朱怡钢、朱怡铁等等将来会掌握一国一藩命运的皇子建立起以自己为核心的圈子。他们会交到朋友,收获小弟,也会知道身边的人谁聪明绝顶,谁头脑简单。

而会出现在他们身边的人,也是各式各样的,特别是当他们升入大学、军学之后——虽然大明的贵族子弟进入大学、军学是比较容易的,开后门的现象哪儿都有嘛!但是平民子弟也还是可以通过一轮一轮的考试拿到三分之二的学籍,得以进入其中的,当然都是非常聪明而且刻苦的学生。

朱怡鑫、朱怡铜、朱怡镁他们自己也许只是平庸之辈,但只要能有几个聪明绝顶的人辅佐,就有可能逐渐形成自己的圈子。

不过朱和墭也不会让那些年轻人过早的掌握大权,现在朱怡鑫可以试着监国,只是为了让他熟悉一下朝廷的运作,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接班。等他熟悉了朝廷的运作之后,朱和墭还是会把他打发到基层去历练的……他得一级一级的往上爬,得在军队和地方上进行充分的实习,才能真正懂得怎么在将来领导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