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4/5页)

那会儿楚婉总是安安静静的,看着比别人都要柔弱,可每回真要做什么重大的决定时,大家总是会想要问问她的意见。

因为她是一个有主意的人。

现在,郭青香也好想问一问她的意见,问问自己和邓宗的事,该怎么收场……

她以为他们要结婚的,那天一时糊涂,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他,如今再分开,就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郭青香望着楚婉逐渐远去的背影,做了个深呼吸。

这时,门卫室里一道疑惑的声音响起。

“同志,这里有一封信,你能不能帮我看一下,这字是不是念宗?”

郭青香走进门卫室,问道:“是邓宗的信吗?”

老门卫将信递给她。

信封上写着两个字——邓崇。

郭青香有些纳闷,接过这封信,看了一眼具体的地址。

是寄信的人把他的名字写错了吗?

……

孩子们对于时间没有概念,但知道什么是过年。

大院里的小朋友们听说又要过年了,一个个都是喜气洋洋的,期待着新年的到来。

新年快到了,得办年货,还得做新衣。

楚婉和顾骁给岁岁和安年做了新衣服,两身衣服是按照顾鼎山的喜好做的,红艳艳的颜色。兄妹俩有那么一点点嫌弃,他俩都已经长大了,为什么要穿得像是年画娃娃一样呀?

“好看!”顾鼎山说。

“爸,这么好看,您怎么不穿?”顾莹问。

顾鼎山抬了抬眉,“哼”一声:“我这不是没有吗?要是给我做一身,我也穿!”

闺女和儿媳妇等的就是老爷子这句话!

楚婉和顾莹去市里裁了一块布料,愣是给顾鼎山也做了一件红色的新衣裳。但新衣裳快做好的时候,姑嫂俩又忽然想到,光给老爷子买,不给项静云买,小老太太会不会生气?

听她俩的嘀咕声,项静云一拍桌子:“喊谁老太太呢?”

项静云平时喊顾鼎山“老头子”,可要是闺女和儿媳妇喊自己“小老太太”,她可一定是不乐意的,毕竟她才五十多岁,就算和四十多的姜曼华一起去逛供销社,俩人看着也是年纪相仿的!

楚婉和顾莹想着公平起见,又多买了些布料,给项静云和姜曼华也做了一身红衣裳。大院里上了年纪的人平时都爱穿得灰扑扑的,乍一眼看见这一家子红得发亮,一个个居然都眼馋了。

一连好几天,大院里来探亲的长辈,都嚷着让家里孩子给自己也整一件这么喜庆的新衣裳。

几个军人同志头都被念疼了,就去找顾副团长和齐营长告状,让他们提醒家里的长辈低调一点。

顾副团长和齐营长虚心接受意见,但没有督促家人改正。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难得他们都这么乐呵,他俩也不能煞风景啊。

大院里军属们原以为这么一告状,顾副团长要消停一段时间了,然而谁知道,他们一大家子人居然浩浩荡荡地出门,拍全家福去。

这么多人,洗出来的全家福该有多大?

顾老爷子又得拎着去干休所嘚瑟了!

临近过年,照相馆特别忙,说是这两天没法把相片洗出来,让他们大年三十早上再去拿。

“大年三十还要工作,真辛苦。”齐远航感慨。

“我也辛苦呀。”顾莹仰着脸抱怨,“动不动就要加班,还得随传随到的,比以前还要累人。”

顾莹已经通过考试,拿到执照,转行成了麻醉师。

她嘴上嘀咕着辛苦,可家人们都看得出来,从前咋咋呼呼的莹莹,如今肩膀上扛了更重的担子之后,变得有责任心了不少。

与顾莹同样热爱自己这份工作的,是楚婉。

楚婉已经顺利进入了新部门工作,部门氛围特别好,洋溢着浓厚的学术氛围,而就在不久前,她做的新闻专题还上了报纸头版。

楚婉带回来好几份报纸,但是现在都已经找不着了。

因为一份被姜曼华带回家裱起来,一份被顾鼎山拿去干休所了,还有两份,不知道被安年和顾骁拿到哪儿去。

邓宗抄袭选题的事,引起领导的重视。领导考虑过后,还是没忍心直接辞退他,在大会上批评之后,将他调到偏远郊县里的小组,先就这么晾着。

郭青香还在原先的编辑部,报社并不小,和楚婉被分到两个部门之后,她俩就很少再在单位里碰见。

大概是因为邓宗之前说的那番话,让唐主任有了考量。在放假之前,唐主任居然还特地和楚婉谈论了生孩子这个话题。唐主任的意思是,反正现在新政策实行计划生育,只生一个娃,前后也没多少时间,不会耽误她的工作,让她千万不要有顾虑。

楚婉实在是没想到,这催生的旗帜,竟被交到了唐主任手中,要是被自家几位长辈知道,一定会乐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