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3/8页)

她的亲生母亲就姓姜。

虽然因为姜教授的姓氏,楚婉觉得她更加亲切了,不过她并不会因为这个而胡思乱想,“姜”并不是一个多罕见的姓氏,姓“姜”的人多的去了。

更何况,四合院里的人说,姜教授一直都是在对岸生活的,不管是离京市还是北城,都太遥远了。

……

姜曼华擅长下厨,在楚婉来之前,她准备好了待客的小糕点。

没想到,房门一打开,来的不光光是楚婉,还有一个小不点。

楚婉见姜曼华神情错愕,耳根子发烫,不好意思道:“不好意思,我们家小孩也想过来,但是您放心,她很乖,不会吵吵闹闹。”

姜曼华没想到自己还会再见到岁岁,更没想到,小姑娘居然有一个这么大的孩子。

看孩子圆滚滚的,该有三五岁了吧?

“没事。”姜曼华对楚婉笑了一下,微微俯下身,对岁岁说,“是你啊。”

岁岁扬起灿烂笑脸:“是你哇!”

听姜曼华一说,楚婉才知道,原来早在顾骁与岁岁去给自己买高考复习材料那天,父女俩就已经和姜教授有了一面之缘。

姜曼华说道:“上次是你爱人和小孩帮了我,前几天又是你帮了我。”

“进来玩呀!”岁岁一只小脚丫跨进屋,对姜曼华和楚婉招招小手。

这小不点头一回来别人家里,倒是像个小主人似的。

楚婉被她逗乐了,伸手揉一揉她的脑袋,刚要转头对姜曼华表示抱歉,却见姜曼华也笑了。

看着婉婉姐姐和姜教授笑得这么开心,岁岁也笑得露出小米牙。

满屋子的笑声,让姜曼华有些恍惚。

不管是在对岸,还是在京市,她的家中似乎都不曾像现在这样热闹过。

过去她怕麻烦,也不爱和人接触,但原来有人陪伴的感觉,这么好。

楚婉带了高考复习的材料,被姜曼华带进书房开小灶。

只听她提炼了一番重点之后,楚婉就能感觉到,这姜教授的水平不容小觑。姜教授上课时不喜欢被人打扰,岁岁就盘着小短腿坐在地上吃糕点,乖乖地等,耳朵还竖得高高的。她以后也是要考大学的,得多学习呀!

姜教授非常严厉,她拿着笔给楚婉辅导,将重点划好,同一番话不说第二遍。

本来以为小姑娘脸皮薄,会被吓跑,可没想到,楚婉认真又聪慧,理解能力非常强,全神贯注地学习,压根就没分心,更别提会被吓跑了。

“能听懂吗?”

“听懂了。”

楚婉清脆动听的声音响起,扬起脸时,嘴角还带着明朗的笑意。

姜教授越看她越觉得小姑娘年纪小,就跟十七八岁似的。

“现在先休息一会。”姜教授说。

岁岁一听见“休息”两个字,黑葡萄一般的眼睛就更明亮了。

姜曼华将自己做的糕点端出来,让楚婉和岁岁吃。

一大一小吃得停不下嘴。

“好吃吗?”姜曼华问。

岁岁用力点头:“好吃呀!”

姜曼华摸了摸小不点的脑袋,说她真夸张,然而这话音刚落,一道更夸张的声音响起。

楚婉说:“比京市老糕点店卖的糕点还要好吃!”

看着她亮晶晶的双眸,姜曼华失笑。

三个人坐在饭桌前,将糕点掰成小块,边聊边吃着。

耳边的欢声笑语,让姜曼华的心中涌现了这二十年来几乎从未有过的暖意。

她知道自己的性格并不和气,不一定能讨孩子和年轻同志的喜欢。

但却又贪恋这一刻的温情。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姜曼华问道:“你们下次还来吗?”

楚婉和岁岁对视一眼,连想都没想,异口同声道:“来!”

……

距离高考的时间越来越近了,顾骁不止一次从楚婉和岁岁口中听到“姜教授”这个人。

听岁岁说起姜教授就是上回在书店见到的同志时,他也有些讶异,没想到那位同志在之后与他们家还能有这样的渊源。

“等高考之后,我们得好好感谢她。”顾骁说。

“明天就可以好好感谢姜教授了。”楚婉认真道,“准考证下来了,姜教授说她正好要去教委,可以给我把准考证送过来。”

“特地送过来?我可以去拿的。”顾骁说。

“那天姜教授这么一说,我也没想这么多,就同意了。”楚婉说,“姜教授真好,她觉得我来回去拿准考证太耽误时间了,有这时间还不如好好在家里复习。”

“怎么每天都在夸姜教授真好啊……”顾骁委屈兮兮地叹气,“好久没听见媳妇夸我了。”

“你也好。”楚婉“噗嗤”笑了一声,两只小手捧着他棱角分明的脸,踮起脚尖,在他的额头上亲了一下。

“只有这样?”顾骁微微俯下身,那孩子气的表情,就像是在讨多角度的亲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