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3/7页)

云程摸摸他头,要他洗澡休息。

“教你这个,不是给你发愁的,别的小孩儿知道的,你也知道。”

存银点头,“嗯!”

别的小孩儿有人教的,他也有!

回屋叶存山顺口问了一句,云程就坦白说了。

叶存山也眯眯眼,“他找勤学填字?勤学是个男孩子吧?”

云程:“那又怎样?”

大户人家的哥儿姐儿身边,也有小厮护卫呢,都不要使唤人?

叶存山想想,存银傻兮兮的,也没事。

他跟云程说:“我说个你不爱听的话,这孩子养久了,眼看着他长大,对他身边出现的适龄异性,就会很注意,想着他俩会不会有苗头。不管有没有,我都要提前看好,省得以后把我整得措手不及。你别看存银在家里乖,其实也有倔脾气,到时他心在外人身上,我跟你还拦不住。”

云程问他:“他以前还跟文杰和表哥玩呢,不见你拦着。”

叶存山头也没抬,“老叶家是什么门第,什么家庭条件啊?这就是玩玩。”

别说现在他是靠着云程才去了一回京都,即使是他以后自己考到京都,顺利入朝为官,要赶上程家、陆家,都要很多年的积累。

存银哪里等得起?只能说他努力考,到存银说亲的年纪,能有更好的选择。

往上挑,想想上回去京都的憋屈,他就不会同意存银高嫁——也招不了高门婿。

他要能压得住人。

云程也点头,“那这样的话,存银说的抓婿,不就很有可行性?”

叶存山抬头看他,半天没有说话。

云程懂的,有一种眼神叫死亡凝视。

还有一种眼神叫想刀一个人的眼神是藏不住的。

叶小山不敢这样对他,所以充满憋闷与倔强。

云程笑完就算了,说他真是想太多,“等你考乡试的时候,他才满十五到十六,按照我的想法,他最少要留到十七岁,十八岁才能说亲,不能比这更小了!你瞎想什么?我看着的,来一朵桃花我就掐一朵。”

有鸳鸯他就直接打。

叶存山满意了,也解释了一句,“其实日子也挺快的,这一晃中秋过去,再下几场雨,今年眼看着就年尾了。”

云程不觉得。

他穿越来这里,还没有一年呢。

不着急,慢慢过呗。

结果叶存山的话一语成谶。

再过三天,他连着把《软饭硬吃》的草稿写完,最后一部分交给勤学誊抄时,府城又下起了雷雨。

雷雨天闷热,家里发潮,云程待着不舒服,见了叶存山要说他是乌鸦嘴。

也因稿子第二册结束,能休息,他主要是学习跟绣嫁衣。

倒是存银,除却绣鸳鸯被以外,已经开始织毛衣了。

他说今年要给平枝姑姑织一套。

孩子有孝顺想法,就让云程想到上回寄信的日子,算算,该给大舅舅写信了。

最近没大事,就写写日常。

比如叶存山的学习计划被调整过后,回家能有点闲余时间能陪陪他,不至于每天碰面,都在书桌上。

要说个话,聊个天,温存黏糊一番,都要考虑时机场合,怕耽误时间。

然后就是他孕期的反应,宝宝很乖,除却不能吃腥味浓的食物,他别的反应都少,嗜睡倒是有,也分不清是不是因为夏乏秋困。

家常以外,也说说旁的小麻烦。

比如叶存山在府学时,那些试图低价强占造纸术的书生。

比如他跟存银两个都开始有些想家,因为府城没有能真诚相处的朋友。

柔娘倒是不错,可惜杜家枝繁叶茂,直系在京都。

若云程没有程家这层关系,也会跟人真心相处,现在聊天总隔着一层,比认识的人亲近,比知心好友远,也难怪柔娘不爱出门。

顺便报报喜,给大舅舅安利一下沙发。

能躺着洗头发的竹床,大舅舅肯定不会用。

以后指不定就是文杰会缠着程文瑞给他洗头发,会隔一阵用一回。

沙发能放书房,可以做成单人沙发,久坐不合适,偶尔放松就可以。

云程顺手画了样式图,想起来大舅舅说会教他毛笔画,那时没来得及学,要学就要去京都,也算是个约定了。

挺好。

信件就没别的事,显得琐碎念叨。

还问叶存山有没有要写的,也问存银要不要给京都伙伴写信。

叶存山是不用写,该有的问候云程会代劳,目前彭先生会教他,就不必一个问题两头问。

存银经过一番考虑后,也说不用。

这就让云程惊讶了。

存银说:“在一块儿的时候就有来有往,不在一块儿就总要有个人先不来往,他们送礼太贵,我也还不起,就这样吧。”

再来来往往,没完没了,显得他巴结。

云程就知道,上回宋锦骂他的话,他其实还是伤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