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第3/3页)

**

**

伦敦,考察团进行了第一次小组讨论会。

与康熙的想象南辕北辙,众人来到异国他乡的旅行不能用充实去形容,而是越发离谱。

第一次内部讨论会,对参观精神病院进行了总结,着重提到了东西不同风俗。

集市上的「威尼斯多彩气球」,不只是胤禛一人购买,当天出门的九人都买了。

胤禟有钱买了好几份,还想着当土特产送给康熙。

回来吃好晚饭,就听四哥临时四哥临时着急大家开会,强调了有的礼物不能瞎送,直接点名了今天大家买的「气球」。

武拂衣换回老四身体中,哪怕套套不是她主观意愿购买,但也得替胤禛顶了这个雷。

为了维持住人设,肯定不能把老四如何知道气球真实情况的发现过程讲出去。

但也不能瞎编段子。

于是,武拂衣与胤禛趁着考察队其他人在外游玩,两人烧了杰克的尸体后又是匆匆去了解套套售卖情况。

被询问的当地人也说不好大规模售卖是何时开始的,似乎一百年前大众都能买到。更说不好是谁制作的,各国有各国的讲法。

伦敦流传的版本,上个世纪查理二世身边有一位医生,为了防止梅毒这类传染病搞出了套套。

不是所有人都支持使用,批判的声音此起彼伏。

或是说动物肠子做的套套防护力低,或是说避孕就是错误的。又有人提出如今的套套是清洗后重复使用,那还会有效果吗?

别管批判方的声音有多猛烈,欧洲大规模售卖套套是现实。

酒吧、理发店、药铺有卖,公园、商业街也有卖。有流动小贩,也有专门店铺。

这玩意还不收税,冬天的销量最好,因为人们冬季在家窝着的时间门长。

叫卖时,名称雅俗皆有。

气球、雨衣、盔甲、维纳斯女神的盾牌、圣神的皮肤、莎士比亚的手套等等。

是了,莎士比亚也被用到宣传语中。

这不是经销商胡诌,而是莎翁的作品里有不少相关暗语,将手套比作避孕物的代称就是在那个时代广为流传。

武拂衣一本正经做了科普,了解文化差异后,谁还敢把买到的“气球”送出去。

“情况,大概就是这样了。伦敦风俗与京城大相径庭,大家务必以此小事引以为鉴。还有什么疑问吗?”

众人都是面色尴尬,然后齐齐摇头。

胤禟冒了一身冷汗。幸好,亏得伦敦与京城远隔重洋,让他来不及立马给康熙送礼。

否则这几盒气球要是被送入乾清宫,汗阿玛会作何敢想?

不敢想,真不敢想了。

胤禟努力转移话题,“威廉说今天的精神病院之行,大家的满意度不是很高。明天入乡随俗,他带着我们去吃伦敦当地菜。吃饭总比再参观奇奇怪怪的地方好,应该不会再出岔子吧?”

英国菜,美味?

武拂衣忍住了,受过专业训练不会笑的。

哪怕不清楚如今英国菜的情况,但就她所知在后世英国在勇夺黑暗料理桂冠的道路上一直高歌猛进。没戳破胤禟幻想,也颇为期待大家吃英国菜的反应如何。

胤禛注意着武拂衣的神色变化。

本能觉得不妙,总觉得有一种又要踩坑的感觉?伦敦这地方,能有这么多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