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二章(第3/4页)

胤禛还有后手,取出一份资料。“三年前,你把黄履庄从冤狱里救出来,把人给请到了理学院做实验课老师。当时还另一件事,这是从东北来的消息。”

武拂衣接过文件,开篇就是「戴梓,冲天炮制作者,因南怀仁弹劾其私通东瀛,后被流放东北……」

这说的是很多年前的旧案。

南怀仁作为外国传教士,因为在数理火器上的本领被康熙重用。

戴梓一介布衣,在平定三藩中出征有功,而入京觐见了康熙。他博学多才,不只精通兵法天文,更是在火器制作上颇有天赋。

来到京城后,对火器营原有的武器稍作研究,仅仅八天就触类旁通搞出了冲天炮。

更不提用极短时间就仿制出荷兰的“蟠肠鸟枪”,西班牙的“佛郎机炮”。

尽管努力很有用,但无法否认有的才学需要天赋。

戴梓不仅有这一类天赋,本人也勤思好学,就更令常人望尘莫及。

天才却不一定会平步青云开创新时代,也可能半途夭折下场凄惨。

南怀仁因为才学为皇上重用,说冲天炮只有母国比利时能制作,就连他也难以仿制。这件武器却被戴梓用八天制作出来了,这张脸被打得啪啪啪震天响。

面对这样的打脸,是意识到自身傲慢的错误吗?

不,南怀仁连手了其他嫉妒戴梓才学的人,炮制了一场戴梓私通东瀛案。

康熙革除戴梓官职,将他流放到了东北。

黄履庄从冤狱里出来后,提起了素未谋面的戴梓。

两人同在江南之地,戴梓祖籍杭州。当初他会去从军对抗三藩,因为耿精忠响应吴三桂造反,起兵叛乱进犯浙江。

同类相惜,触景伤情。

黄履庄感叹自己幸运被救,却是不知昔年那位火器天才又在何方?

当年,戴梓真的里通外国了吗?

南怀仁已经死了二十年,当时告发戴梓的另一主力陈弘勋也已经去见阎王爷。

胤禛派人重新调查,抓到了尚且活着的诬陷案参与者。那些人交代了实情,戴梓私通外敌是莫须有罪名,一切的根源是嫉妒。

戴梓为人刚直又过分优秀,有他存在,把其他火器营造者都衬得面上无光。

另一方面,南怀仁引入西洋火器,他在这一块颇有话语权。一山不容二虎,那就趁着戴梓尚未壮大时,将他彻底打压下去。

时隔二十多年,重提旧案是要为戴梓平反。诬告他的主谋死了,幸而他还坚毅地活着。

根据调查,戴梓在辽东过着清贫的日子,以卖字画为生。

胤禛本想等过了年再提旧案。

这种打脸皇上让他承认错误的事,必须要选好了时机,否则达不到预期目标。康熙愿意认错,与把人召回重新委以重任,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胤禛奔着后者去,也为试探康熙态度。

多年前,三藩之乱刚刚结束,噶尔丹尚未铲除,康熙尚未能稳固执政。

当时,他没想要大力发展火器。今非昔比,作为稳操朝局的皇帝,是否改变了施政想法?

“原先想着春节后再议此事,先过个安稳年。但年羹尧攀上老八,得把此事提前了。”

胤禛道出原委,“如果汗阿玛有意发展火器,掌管它的武官必须要够忠心,也不能太过桀骜。年羹尧显然与此品质不合。”

武拂衣想到了另一点,“你掐着这个点提起旧案,还有第三个原因。前天的情报上说,雅齐布被老八接回来了。”

雅齐布是谁?

是胤禩奶妈的丈夫。

前几年,雅齐布与御史雍泰共事。雍泰是索额图的人,也就是太子手下。

双方不合,雅齐布私下向胤禩状告雍泰。

老八自是偏向了奶娘的丈夫,狠狠问责雍泰,却是因此与太子交恶。

事情闹到了康熙面前。

经查,是雅齐布故意挑事,承担主要责任,就把他发配到了下嫁蒙古的八公主处服罪。

雅齐布夫妇被直接调离京城权力中心,流放到了蒙古,那日子过得势必不舒坦。

今年春天,胤礽被废太子位。

都不等到新的一年,雅齐布就出现在了京城。

他敢这样做,无疑是瞧准了废太子胤礽彻底失势,而他的庇护伞胤禩有成为新太子的可能性。

武拂衣了解过了,确定康熙没有发出不再追责雅齐布的旨意。

也就是胤禩私自把奶妈夫妇给接回京城,而不曾得到皇上允许就让人偷偷入京。

老八的这种行为就是私藏钦犯,早晚有人捅给康熙知晓。

在此时间点,老四为戴梓翻案。

摆出详实调查证据,更要表明尊重康熙的态度。尽管查到此案有冤情,但不会自作主张就把戴罪之身的戴梓给接回来。

同样是面对旧案,又一波对比形成了。

戴梓是蒙冤的国之栋梁,老四讲礼法走正规程序,敢于向康熙谏言把人名正言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