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章(第2/4页)

不料,胤禔忽而出声。

“胤礽此等大奸大恶、不忠不孝之人,绝对不能轻饶!“

为什么还要说不能轻饶?

因为康熙废除太子之位,但没有表态后续怎么处置胤礽。

胤禔与胤礽针锋相对一二十年,要说有什么深仇,那是多了去了。

往大了说,明珠被索额图斗倒了,支持直郡王的党羽大大受损。

往小了说,兄弟两人大打出手,太子根本不讲兄弟情分下死手。要不是让他身手矫健,必是像早些年四弟被踹摔下台阶直接摔晕了。①

回首过往,桩桩件件无一不是交恶场景。

这些年来做梦都想要把胤礽拉下储君之位,今天终于等到胤礽失去了太子头衔。

新仇旧怨一起涌上来,务必要把胤礽给彻底按死了,否则就怕他哪一天卷土重来。

“汗阿玛拳拳慈父之心不忍对胤礽下手,儿臣愿为代劳手刃此贼。”

胤禔说得掷地有声,敢搞谋反就是直接杀了胤礽也不为过。

此话一出,令不少人再度倒吸一口凉气。

胤礽被反绑跪在地上,被捕之后就知太子之位被废除已成定局,这两天就和行尸走肉般没去区别。

可听到胤禔的诛杀之言,他还是身体一颤,惊惧地看向了康熙,满脸求饶之态。

被圈禁与被赐死,哪怕前者生不如死,但好歹还活着,或许还有希望。指不定哪一天康熙或是新君登基会放他自由。

“胤禔!岂敢胡言!“

康熙没料到老大会如此表态,这会是没人敢给废太子求情,但也没人敢说要最终怎么处置胤礽。偏偏胤禔跳了出来,竟是直接喊打喊杀,毫无一丝兄弟情,是冲动鲁莽到了极致。

康熙没想要杀了胤礽,至少此时下不去这个手。

圈禁与处死终是不同,不说别的,胤礽的子女与太子妃瓜尔佳氏要如何自处?这些问题都没有解决。

”胤礽大错已成,但胤禔你难道不该反思吗!身为长兄对弟弟不曾给予引导关怀,而今暴虐到直接喊杀弟弟。”

康熙直接给胤禔扣了一顶黑锅。

就算心里清楚大儿子与二儿子的关系之恶劣,或多或少有自己推波助澜,但现在也必须把胤禔的杀戮气焰给压下去。

胤禔喊杀胤礽是为什么?

恐怕没几分为民伸冤,而是出于私心报复。更想着杀了胤礽,彻底绝了嫡子继位的可能性。

“朕念你忠君行事,此次姑且不重罚于你,且降直郡王为贝勒。”

康熙深知胤禔行事莽撞,绝无选他继位的可能性,当场做此降爵惩罚以示警告。也是告诉众人,立嫡立长都别想了,这两个哪一个都不选。

废太子的后续要怎么惩罚胤礽是皇上说了算。

同样的,还有一句潜台词,要怎么选择新继承人也该由皇上决断。

能不能听得懂后面那一层意思,这很考验人的领悟能力。

眼下,胤禔却是直接傻了。

仿佛被惊雷一劈,胤礽倒了,而自己作为老大非但没有被委以重任,反而被降爵位了?汗阿玛还说是从轻处置,才给他留了贝勒位份。

此刻,胤祉与胤禩都心思活络起来。

不立嫡不立长,那么意味其他皇子有了成为新太子的希望。

胤禩联想到昨天的那一卦,张神算说的「后必大贵」,让他不经心头砰砰直跳。

昨天,张明德可不知道要废太子,在那种情况下给了自己如此卦辞,是不是说明算得神准呢?

下一任太子的人选,就是_____。

胤禩把头低得更低了,却是无法不去做完填空题。

不只一个人思考新太子的问题,或该说就几乎所有人都在想,但有出头鸟胤禔被打了一枪,至少现在众人都是保持沉默。

康熙早有准备,废了太子之后必起风波。

闹与乱是必然的,而他就要瞧一瞧究竟能混乱到哪种程度,至于新太子怎么安排,这事他想好了。

有生之年,不再立太子。

然后要做一件事,惊吓所有人。

此乃后话,等到京城再说,当下让众皇子跪着反省。

鉴于胤禔喊杀弟弟的极度不当行为,所有皇子的罚跪时间势必要延长,先给跪到中午。

什么?!

武拂衣不在意康熙前面的那堆话,但在胤禔跳出来后就有不祥预感,体罚要加重了。

现在,一罚就是三小时起跳,她招谁惹谁了?

直郡王,不,大贝勒怎么就不长脑子呢?哪怕要提乱七八糟的想法,就不能单独与康熙讲?非得急于一时半刻让一众人跟着受罚。

这日子过的,必须做皇帝才行!

今时今日,武拂衣终是下定了决心,如果不出海占岛为王,那是必须要继位才行。

各种不顺心的规矩,她真是受够了。康熙对老四,好歹讲父子情不会叫人真给跪病倒了,可龙椅换了老四的兄弟做之后就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