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第3/4页)

“才学可比纳兰容若,身份又可比佟家人,年龄要与温宪合适,还要对她一心一意,世上就没这样的人。”

武拂衣摇头,“我说的,不是这种遗憾。所谓佳偶天成,那是要老天爷愿意,其艰难程度不亚于见鬼。我替她遗憾,是没生好时代。这要是唐朝得宠的公主,日子能更舒服。”

怎么舒服?

面首想养就养,驸马不好用就不用了。

胤禛瞬间听懂言下之意,没好气抄起身边的书就抛了出去。

“荒唐!把你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收起来!好好读你的书,六经之一的《礼》,你是需要多看看。”

书,落在了软塌的另一边。正好摊开,书页朝上。

胤禛忽然想到什么,老鬼怎么会主动读《礼经》?

立刻前倾身体,望向书页方向,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中赫然瞥到一个人名——「西门庆」。

先秦典籍怎么可能有西门庆?!

当即,将这本书重新夺回来。从头一番仔细,还真就是披着《礼经》封皮的《金瓶梅》。

“你!你可真是……”

胤禛看着武拂衣,一时间竟也词穷,这种让他半口气卡在嗓子眼的操作怎么就层出不穷。

武拂衣神情自若地微笑,“我知道,你想要夸奖。我可真是非常有创意,懂得举一反三、言之有物、理论结合实例。

《礼经》说了仁义道德的理论,我就找给它配套了详细案例。《金瓶梅》不正是写尽人世间的丑恶,这是把反例都给一一描写清楚了。所正所谓,智者见智,淫者见淫。”

胤禛听了这番歪理,简直被气笑。

当他是傻吗?《金瓶梅》此书用词多涉淫词秽语,竟是以《礼经》为封皮,武拂衣定是掩人耳目,而且还是采用蓄意反讽。

等等,有个隐藏的重点问题。

雍郡王府内没有《金瓶梅》,此书是某种程度的禁.书,老鬼是怎么得来的?

“你是怎么买的?”

胤禛无法不怀疑,雍郡王购买《金瓶梅》或许已经成为某一范围内的茶余饭后谈资。

“谁人不曾被人言,你想开点。”

武拂衣的话一出口,看到胤禛的脸色不可避免地黑了。

她先颇有兴致地欣赏了一出武阿四变脸记录,再慢慢补充:

“别担心,四阿哥的严肃威名暂时全面保住了。我没让手下去,经由他人之手难免出纰漏,不如自己去买。

我的技术,你且安心,乔装打扮到连你亲娘德妃也认不出的模样。去京城的黑市里转了一圈,淘换了一批有意思的书。”

为什么是「暂时保住」?

另外,竟然不是买了一本,而是买了「一批书」!

胤禛深呼吸再深呼吸,心惊肉跳的日子真是接连不断。

前些日子,老鬼敢搞「老子不干了」的豪言,今天就又来新的刺激操作。

此时,多思多疑的习惯又冒头了。

不免联想刚刚听到的“唐朝公主”论调,让老鬼打听温宪过得如何,该不会把温宪往歪路上带吧?

不只温宪,院子的另一边,女儿茉雅琪将来的择婿选择也令人堪忧。

胤禛无法不心累。哪怕私心认为武拂衣的某些想法其实没有大毛病,但大清终究不是大唐。

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这事还是别讲了。不说可能还相安无事,说了反而变相给提了歪点子。

他口风一转,只求事前知情权。

“以后,你做这些事能不能提前与我打招呼?请注意,是事情发生前打招呼,你听懂了吗?”

武拂衣立刻点头,“放心,我懂。”

胤禛却不放心,补充问:“具体说说,你懂什么了?”

武拂衣一本正经地说明,“你让我有新点子,提前知会你一声。”

胤禛正想要松一口气,就听到了后半句补充。

武拂衣接着道,“提前得知,你就可以一起去。放心,我满足你的心愿。倘若女装不方便,可以扮成男道士。剃发令里「儒从而释道不从」,道士可以不剃发,你能扮上的。”

胤禛:不!自己绝无此意!

沉默,是今夜的热河行宫。

转念之间,他却没有反驳。说服自己跟着也好,能及时阻止某人的离谱之举,绝对不没有故意凑热闹的兴趣喜好。

一些事含糊不清就被定了下来。

两天后,避暑车队准时前往木兰围场。

不知田氏怎么说服胤祉,她没有被留在行宫静养,而是继续跟去了草原上。

木兰围场,天似穹庐。

野风拂面,信马由缰。

此处比起居住在行宫,更令人觉得心旷神怡。

日子一天天过去,蒙古各旗陆续抵达了木兰围场附近。

并非同一时间抵达。倒不是有谁蓄意让皇上等待,而是康熙主动让不同旗主错开时间。

召见不同旗主,总得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