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第4/4页)

兄长们的儿子年龄上合适,但性情上不够稳重。在逢年过年见面,弘晖与表哥们相处,怕是他照顾表哥们更多些。

在宫里,不够稳重约等于易惹是非上身。

不是不愿提挈娘家人,但更不愿意弘晖被连累。

今个儿,倒是有点意外。四爷没有直接决定伴读人选名单,给了她增加名字的机会。

“一时半刻,妾身也拿不主意。”

乌拉那拉氏没有立刻回绝这次提名的机会。

如果在弘晖身边安排自己选择的人,多少也能添一份心安。

“你要尽快决定,估摸着元宵一过就得上课了。”

武拂衣不会低估康熙的效率。

“之后,人选名单也要让弘晖过目。毕竟是与他长期相处的人,让他心里有个底是有必要的。”

乌拉那拉氏点了点头,对此不予置否。反正弘晖也是在拟定范围内选人,也没地方去找离谱的伴读。

四爷愿意给弘晖选择权,当然是好事,比事事拘束儿子强上千百倍。

武拂衣眼看乌拉那拉氏神色缓和了,似不经意问:“福晋可有其他建议?要是有想法,你得早些提出来,才能趁着弘晖尚未进宫布置妥当。”

乌拉那拉氏考虑了一堆弘晖进宫的准备事项,却是琐碎小事无需劳烦四爷。

此刻被提问有何建议,仅有一个反应,弘晖今年能够不出府就好了。这是能说的吗?

武拂衣颇有耐心,神色温和地看向四福晋。

乌拉那拉氏张了张嘴,欲言又止,但那股心慌的劲头越发强烈。

想着四爷今晚甚好说话,抬眸又见四爷耐心等着她回话,终是一鼓作气地说了出来。“爷,能让弘晖迟一年再进宫入学吗?”

话一出口,乌拉那拉氏就后悔了。

这样的提议就是与康熙的决定对着来,是她想都不该想的。

武拂衣闻言,有一瞬惊讶。

转念一想又觉得说得通了,四福晋会如此表达与她今天的忧虑情绪吻合了。

没有叱责,只是平静追问乌拉那拉氏。

“原因呢?为什么不让弘晖上学?爷信你不是无理取闹的人,有什么事让你担忧?你对弘晖的关爱,爷都明白。且大胆地说理由,如果确有其事,一切以孩子的安全为主。”

乌拉那拉氏以为会被厉声冷叱瞎胡闹,没想到四爷还能好言好语地问话,反倒让她觉得说出这个提议有些胡搅蛮缠了。

“宫里没事,就是妾身心里不安,总觉得今年孩子入宫不妥当。可能是弘晖要离开家了,妾身一时不习惯。”

是吗?

武拂衣回想去年,弘晖跟着去微服私访,乌拉那拉氏压根没有反对也没什么不安。

忽然,一个猜测冒了出来。

乌拉那拉氏自幼向佛,这般虔诚颇似前世宿缘。结合历史上弘晖应是早逝,这两者之间莫不是有何关联,让四福晋对康熙四十三年有特殊反应。

“母子连心,你担忧弘晖也是人之常情。”

武拂衣有了猜测,却是不动声色观察乌拉那拉氏。

“想你自幼与佛有缘,此时认为弘晖不宜入宫,说不得是感应佛祖冥冥之中的提点呢?福晋,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