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第3/3页)

宋氏清楚茉雅琪没有太后那样的靠山,那么能依靠的难道不只是四爷吗?但不能以爵位论,还能怎么办?

武拂衣看穿了宋氏的想法,“你认为农事不是富贵人家女儿该做的事,却没真正理解民以食为天。

如果茉雅琪能在农事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提升了粮食的产量让大批百姓免于饥饿,你说她有没有资格留在京城?”

届时,何止是有资格留在京城。

康熙会为茉雅奇精心挑选最适合她的婆家,甚至茉雅奇想要一辈子不婚都行。

最重要的是茉雅琪喜欢田地自然,那么为什么不支持她?

宋氏听了,却没能掩饰住眼中的怀疑。

让茉雅琪养活大批百姓?这样的想法太过荒唐了吧?她怎么看不出女儿有那样的本事。

可别是一条道走到黑。最后什么都没能种出来,反而把整个人晒成了泥猴。

“四爷,这样做是不是太冒险了?”

宋氏努力组织语言,“万一最后什么成功也没有,那不是白忙活一场?”

武拂衣神色淡淡,“想要获得别人得不到的好处,不冒险不努力,躺着就能收获。这种好事,难道你敢想?

正如你说的,茉雅琪只有四岁。距离她嫁人至少还有十多年,这样漫长的时间为什么不能让她去拼一把。”

“可是……”

宋氏听得懂这些道理,但现实与道理差太远了。

“没有可是。”

武拂衣已经让茉雅琪去试种玉米,此类作物在明朝年间被带到东方,但仍旧未曾全面推广。

人们还没有深刻意识到玉米的高产量好处。

一种作物从出现到普及,需要经过一段漫长的时间。比如育种,比如探索它适合哪种种植环境等等。

茉雅琪很幸运,她面对的局面不是无中生有,不需要她出海远航去美洲把种子捎回来。

海上航线已经开通,以胤禟买来的种子看,目前需要的是优化种植。给茉雅琪十年的时间,是能将这种高产量作物推广开来。

这些仿佛未卜先知的事,自然不能告之宋氏。

武拂衣只说,“茉雅琪并不是一天到晚都呆在田地里,她也习字读书。既然你想对女儿好,就别一味让她依照你希望的样子活着。

反正,你平时在府内闲着没事做,这就读一读农书,想一想该怎么帮茉雅琪一把。明天,爷就把要读的书都给你捎来。二月中旬,你上交读书心得。”

宋氏:?!!

这会在说女儿的事,怎么就突然变成让她去挑灯苦读了?

武拂衣仿佛没看到宋氏宛如见鬼般的震惊。

都给她去读书,去做功课,少惹事。如此一来,她想睡个安稳午觉的简单心愿就能达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