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第2/4页)

唯独剩下我,什么都没有。福晋根本不管,从来都不会劝诫四爷要雨露均沾,她就一天天地念佛。再这样下去,我就要成为唯一被剩下的可怜虫了。”

海氏真的慌了,进府三年不得宠。

今年来一个武氏抢走了四爷的注意力,再过三年又来一个某某氏,旧人哪里还能出头。

马嬷嬷拍了拍海氏的手背,“格格,你得稳住,千万别自乱阵脚。别的不论,但福晋规矩严格,是不会无故苛待你的。”

海氏要的不是不苛待就够了。哪怕给她的吃穿用度都符合规矩,但凭什么她在府里就要排在最末。

“嬷嬷,你不能只看现在,是要看以后。现在府内人少,我还有争出头的可能,但以后谁知道什么光景。”

马嬷嬷知道海氏的顾虑也没错。

新人越来越多,有孩子的女人多少还能与孩子作伴,海氏却孤零零一个。

海氏解除禁足后,也试过能试的招数。

“我几次送糕点、羹汤去书房,但都被苏培盛拦下来,说是别打扰四爷办公。次次去,次次都被拒,四爷怕是真不喜欢我。”

海氏能怒骂侍女,但对着马嬷嬷只有哭诉,她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嬷嬷,你说我该怎么办啊?你一定要想想办法。从小,你就照顾我,我也答应会好好照顾你安度晚年。但照这样下去,只怕我也是有心无力了。”

听到这里,马嬷嬷精神一紧。

海氏在四爷府的地位,不只是她一个人的荣辱,也涉及到了自己能否过得舒坦。

马嬷嬷想要吃好穿好,儿孙想要谋个好差事,势必要依仗一位得宠的主子。

思及此,她正视起海氏的困境。眼珠一转,心里有了计较。

“格格,你且放宽心。嬷嬷会帮你的。”

马嬷嬷没有多说,她知道海氏脸上藏不住事,具体要办哪些事还是不让她知道为好。

海氏真也就不多问,只提出一个要求。

“嬷嬷,你一定要想办法让武氏失宠,那个狐狸精霸占着四爷,府里谁也不得好。”

马嬷嬷点头,眼神冰冷。

“老奴不只让她在四爷跟前失宠,也要让她在府里没立足之地,福晋也绝不会保她。格格想要出头,那么就是浑水才能摸鱼。”

海氏瞧着马嬷嬷的神色,心里打了一个凸。不知道嬷嬷具体想怎么做,会刽害了什么人?

不!

海氏立刻将这念头甩了出去。即便害了谁与她也没关系,现在她过得最惨,哪还管得了别的。

**

**

随着除夕的临近,年节的味道越来越浓。

小年祭灶,腊月二十八把面发,接下去宫内各处张贴起春联福字。厨房里准备着足够量的饺子,正月初一,皇上带头一起吃饺子。

每一天都是热热闹闹的年节活动。

四贝勒府亦是如此,没有发生不和谐的事件。

尽管福晋听管账嬷嬷提到海氏摔坏过数套瓷器,但也是小年之前的事了。后来海氏也不知是郁气散了,终是不再折腾。

府内,一派风平浪静。

李侧福晋被叮嘱不要出院门走动。她的肚子很大了,免得在人多眼杂处发生磕碰。

太医们给的预产期就在正月初三左右。今年除夕家宴,李氏被特批不用参加,安心在屋内过就好。

说是家宴,事实上除夕当夜四贝勒府凑不齐一桌人。

四贝勒与四福晋要进宫陪吃陪喝,府内家宴也就是后院女眷与三个孩子参加。

弘昐、弘晖、茉雅奇的年纪都没超过七岁,四福晋决定不将孩子们带进宫。

宫内的宴席规矩重,大冬天吃到嘴里的膳食半冷不热。虽然菜品瞧着不错,但色香味三者中就是缺了点好味道。

菜不好吃还是其次。更要担忧孩子们入宫与谁发生了摩擦矛盾。

太子的儿子弘皙,脾气可不怎么样。

康熙活着的孙辈里,弘皙是长孙。子凭父贵,弘皙自幼也就颇得康熙的宠爱。

因此,将孩子带入宫的事是能拖一年就拖一年。

武拂也问了胤禛,他持有相同看法,不必将孩子们带进宫成为弘皙的陪衬。

倘若弘皙是宽容友善的性子倒也不妨培养兄弟情,但他如今七岁了,没和太子学到好的,骄纵的脾气有过之而无不及。

既然生父(灵魂)与嫡母都决定不将孩子带入宫,武拂衣肯定不会自找事做。

要是有的选,她也不想进宫吃年夜饭。吃个饭要盛装出席,还要跪来跪去,倒不如躺在床上睡大觉舒服。

人,没有绝对的自由。

除夕当日,该入宫的还是得穿戴隆重入宫。

武拂衣第一次参加清宫重大宴席,没有什么期待,只希望无功无过。今天,她没有把苏培盛带入宫,而是带了其副手许定。

“李侧福晋生产在即,今夜倘若她刚好发动,你把场子给守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