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2/3页)

所以说,最近疯传的翘勇善战四阿哥,那身体里的魂魄究竟是何方孤魂野鬼?!

据悉武氏在大运河上得过一次重病,那是六月末。

病症反反复复,武氏几度高烧昏迷,折腾了十来天。七月初,上苍保佑人终于醒了。热度也随之退去,病体慢慢康复。

应该就是这个时间点,武氏死了,有人借尸还魂。

胤禛眉头紧蹙。如果与他互换身体的是武氏,他有信心能轻易达成彼此满意的互助协议。但如今的那个不明人士是男是女?是神是鬼?

以目前所知来看,此人应该多半不是蓄意借武氏的躯体还魂,也不是有预谋地与他交换身体。否则何必找上正面临生死绝境的人,而不去找吃香喝辣的人。

不过,不能完全排除故意为之。

说不定鬼魂复生只能挑虚弱的身体,而不能找那些活得好好的人。挑选狼群围攻的四阿哥,也就是拼一把运气,如果能够成功就顺理成章变作皇子。

尽管情况未明,但还是有一个好消息。

胤禛推测对方与他一样,没有获得彼此的相关记忆,也就无法调动四阿哥的人手。那让武家一路风平浪静坐船北上,没有被不明人盯上。

这种平静不可能持续太久,因为武氏要入宫选秀。

占了四阿哥身体的家伙也知道这一点,双方都身处皇宫,局面就变得不确定。

入宫前,试探约见无疑存在风险。或是打草惊蛇,给了对方杀人灭口的机会。

可不在宫外主动试探,等一个月后宫内再遇,指不定就会错失良机。

对方能够利用时间差摸清楚四阿哥的过往。届时在宫内,一个秀女说的话与一个皇子说的话,不必说谁更有说服力。

胤禛深吸一口气,决意一搏。

去了内室,避开其他人的视线写了一张字条塞入信封。唤来观霜,准备立刻去地安门大街的博古斋。

观霜却犹犹豫豫,“大少爷一炷香前离开了。小姐想出门,不如等大少爷回来再说。”

“那就带上王嬷嬷一起。”

胤禛不容他人否决,“去古玩店给大哥买件礼物,给他一个惊喜。今天买了,然后带去寺庙开光祈福。等入宫选秀,我就没这样的清闲。京城是天子脚下,现在又是午后,光天化日之下,你不用多虑。”

观霜从来没来过京城,在此人生地不熟,根本不知道去哪有古玩店,又怕自家小姐受骗受欺负,还是不支持现在就走。

王嬷嬷听了却点头应好,“别院里有两辆马车,大少爷用了一辆,让车夫驾另一辆就行。奴婢这就去打点。”

别院主人邱恒与武家老爷是多年老友。

邱恒经商,他的主要营生不在京城。哪怕目前人在异地,但听闻武家兄妹上京有住宿需求,早就派人清扫整理好别院,给配了得用的小厮、车夫、厨娘等等。

武家不白吃白住,给邱家去了礼,其中包括生活费。

在这种情形下,王嬷嬷不觉得小姐使唤车夫去古玩店有毛病。

反倒是观霜,这丫鬟还要多多历练。没来过京城小心些没错,但她缺了一股能担事的冲劲,之后还要说说她。

胤禛带好了钱袋。博古斋是他的隐秘产业,可以给四爷府传消息。

今天出去不只为传出字条,更想在其他店铺搞一把匕首。武氏手边除了剪刀,一把像样的短兵器也没有。

不过,胤禛上马车时又脚下一顿。

即便买了匕首,以现在的身体能和“翘勇善战”四阿哥抗衡吗?

**

**

九月初三。

武拂衣来到京城的第二天,也是以四阿哥的身体生活了整整一个月。

来到四爷府,早有准备要面对妻妾儿女。四位女眷,二儿一女。不说别的,长得都挺赏心悦目,起码表面上都是守着礼数。

面对众人,稍稍问了几句近况,随后就以有公务要处理让人各自散了。

后院暂时没有冒出麻烦事,可还是受了一波精神冲击。

武拂衣一进书房,差点眼前一黑。

那些如山如海的文献,就说明一点——胤禛是个工作狂!

二十六年前康熙就立了太子,但是其他年长的儿子们也都被派入朝廷各处担任政务。

目前,胤禛在刑部领事,稽查各地上报的案件。也不奇怪书房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各地卷宗、州县地方志以及律例典籍。

武拂衣却想罢工,她用一个月终于将胤禛的字迹临摹了九分,难道接下去还要搞没完没了的案牍工作?

她是真心实意想过吃喝玩乐的生活。

也没想像胤禟那样有钱,只要想跑马就跑马,想登山就登山,想吃山珍海味就让厨子做出来。

多么朴素的愿望,立志成为纨绔子弟。

偏偏,摊上康熙那样的父皇,不会允许儿子活得那样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