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第3/4页)

但钱明远这会不能生气,他跟着夸道,“齐老爷确实心善,拿自己的老本出来摇尾巴,看来齐家的家底还是比钱家要好。这样的事,我们钱家可做不出来。”

这个话一出,大家便明白钱明远的态度。

江云康看了眼钱明远,见书砚从楼下走来,听完书砚小声说的话后,微微抬眉笑道,“今日和大家伙坐在一块,实在是难得。”

他转头看向齐越,“齐老爷能想到民生,这个事,本官记在心里了。”

说完,江云康又去看白轻舟,默契地和点点头,一起站起来道,“不管最近府衙里的事务繁忙,今日已经互相认识,往后有事请各位帮忙时,还希望大家也能配合一二。”

白轻舟附和道,“今日的酒钱,江大人已经结了,你们可以继续坐,我们先走。”

看齐越他们要送,江云康忙说不用,但齐越和罗超平还是送他们到酒楼门口。

在他们走了后,钱明远拍桌骂咧咧地道,“一群没有根骨的狗,还没给骨头就摇尾巴,我到要看看,他们能威风几时?”

说完,钱明远起身也要走,却看到了折回来的齐思孝。显然,他方才的话都被齐思孝给听了去。

“怎么,给人当了狗,现在要去告状吗?”钱明远没好气道。

齐思孝握紧拳头,但还是没打上去,他站在原地,过了会反而还是笑了,“方才下楼时,江大人说了,已经有新的商队运粮到了城外。钱明远,你的粮食,就留着你自个吃吧。”

“新的商队?”钱明远愣了下,看齐思孝要走,追了上去,“你说清楚点,到底怎么回事?”

齐思孝却不愿意搭理钱明远,大步离开,片刻都不停。

钱明远心跳飞快,让人去城外看看。

小厮刚走,钱明远又坐不住,自个去了城外。

等钱明远到城外时,百姓们已经围着一个商队买粮,打听之后,发现价格比新余之前的价格还要便宜一成。

钱明远顿时感觉天旋地转,人往地下一倒,晕了过去。

有人看到钱明远摔倒,对着钱明远“呸”地吐了口水,“奸商!”

一个人开始骂,就有其他百姓开始附和。

若不是钱家小厮背着钱明远跑得快,钱明远今日得沾一身的唾沫回去。

百姓们有了便宜的粮食吃,林家还不用把粮食运会京城,用省下来的车马费作为折扣,卖完这些粮食,林海也不会亏。

齐家的粮价也跟着降低,不过还是比城外的粮价贵了一成。但这一成价格,也是百姓们能接受的,还是有人会去买。

只有钱家的米粮铺子,连着三日都没一个人去。

等钱明远顶不住压力,不得不降价时,百姓们却都记得他带头涨价,不肯买他的粮了。

林海送来新余的粮,很快就卖完。

新余的这个冬天,总算能安稳度过。

在林家商队走后,江云康便听说钱明远病了。

冬日里急火攻心,还吐了血,连着好几日没起来。

江云康听到后,还让书砚代表他上门去探望,明着说是关心钱明远,但实际是给钱明远施压。

经此一事,新余里的人都知道江云康是个有能耐的。

能在短时间内找来那么多粮食,也就江云康能做到。

虽然大家都不知道江云康从哪里找来的粮食,但不管哪里来的,能吃饱肚子就好。

转眼间,又是一年除夕。

去年除夕时,安儿还不太会说话,但今年已经会背两句《三字经》了。

林氏在信中写,安儿聪明倒是聪明,就是不如顺顺有耐心,日后得让他这个做父亲的好生□□。

江云康收好林氏的家书,走出屋子时,看到木疆和徐放在杀羊,笑着问,“有没有需要帮忙的?”

今年徐放和木疆都回不去,大家伙便凑到了一块过年。

徐放大声说不用,一边利落地给了羊致命一刀,“这种粗活还是我们来,你去厨房看看,水烧开没有!”

江云康到厨房时,白轻舟正在烧火,锅里的水刚有点热,还需要一些时间沸腾。

他便卷起袖子,帮着一块包水饺。

大家头一次在一起过除夕,每个人都不愿意闲着,纷纷动手帮忙。

虽说都不是会做菜的人,但好在有厨娘在一旁指挥,也有模有样地做了一桌子的菜。

晚饭时,大家围坐在一起,徐放最高兴。

“能在这里和三郎喝上几杯酒,实在是想不到,来,我们先喝一杯。”徐放举杯站起。

江云康也不矫情,倒满酒后,就和徐放干杯。

从相识到如今,已经数年过去,如今各自都成家立业。虽说事业都还刚开始没多久,但心中的向往都是一样,几个人围着酒桌,有说有笑,倒是缓解不少思乡的情绪。

一顿年夜饭,寄托了对未来的向往,还有对亲人和故土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