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第6/7页)

“谁知道那些贵族们竟然当街打人,还好有巡查营的人过来,算是把人分开,这会事情闹大等着处理呢。”

汤饼就是面条,外面很多店里还保留以前的喊法。

意思就是外族人吃不了精细的面条,也确实够损,但这些人又是找茬在先,动辄让人跪下道歉,所以各有对错。

而且说是打人,不如说双方互殴,京都本地能开食店的,也不会特别却吃穿,那身体强壮着呢。

反而对面的风吹日晒,显得有些矮小。

不过天祥国肯定要护着自己人。

“什么狗东西,来我们的地方,还来找茬,若在十几年前丁老将军跟先皇还在。”太监总管刚说,语气又沉默下来。

他说的先皇自然是元宗,不是刚刚死了的怀宗。

其实苏菀发现,现在大家都不愿称刚死的那个为先皇。

在他们心里先皇另有其人。

不过这会沉默下来,估计心里也明白,天祥国实力不如从前。

身处皇宫,就算再不爱打听周围的事,这些感觉还是有的。

卫钧苏菀他们年纪都小,其实不太知道当年的事,但这两个总管是经历过的。

侍卫总管道:“我当初想当侍卫,就是因为他身边的护卫们全都威风凛凛,所以才让家里谋了个差事,虽然先皇从未见过我,但我每次庆典的时候都多看几眼。”

“往事不可追忆,但以后还可以努力。”苏菀打破这段沉默,认真道,“不是有太子了吗,很快就有新皇上,相信他一下?”

两个总管倒没说话,最后小声嘀咕:“反正比那个强就行。”

那个自然是死了的怀宗。

其实大家要是没见过什么是好皇帝也就算了,但见过了,就不会对那个有什么尊敬。

最后大家把蛤蛎黄鱼羹全都吃完,腰带松着回去,正好从东外宫走到西外宫消消食。

不过走的时候还在说,也不知道外族当街打人这事怎么处理,事关天祥国尊严,又事关跟友邦的和谐。

反正都被鸿胪寺的官员给关起来,食店暂时关门,那几个外族则禁足在驿馆当中。

具体怎么处罚,还要看上面的意思,看看这事怎么办。

食店老板倒是有些怕了。

外族们却依旧不依不饶。

罚前者,难免有伤颜面,还让天祥国百姓们不爽,太子还没登基就有这么丢人的事,确实不好。

罚后者那外族的势力不小,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专管外交的鸿胪寺也知道,天祥国的边防就是空架子,现在发生冲突只怕不好收场。

虽然自从太子接手政务,已经在召集旧部,还有之前回乡的将军副将,再有召见他们子侄。

但边防这事,不是一两日之功。

十几年的边防空虚,能在一两月之内补回来?

也就神仙能做到。

在几位重臣预估里,五年之内恢复生机,已经够快的了。

毕竟牵一发而动全身,想要边防好,那国库要有钱有粮,钱粮哪来?天下百姓供给。

天下百姓怎么供给?至少自己吃得饱。

说到底还是民生。

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所以京都食店跟番邦外族因为汤饼的案件,显得有些敏感。

处理轻了,对方不尊重,毕竟人家也不是傻子,明显抱着试探的心思,就算他们不试探,还有别的外族使团在试探。

处理重了,大家都下不来台。

谢沛肯定在为这件事忙。

怪不得他最近一直没出现。

不过他那边也不会只忙这件事,皇位更迭,事情远比想象中要复杂。

过了几日之后,才听说事情已经圆满解决。

好像是外族人禁足期间,鸿胪寺日日送去饭食,一连四五天十几顿不重样,而且样样都好□□细得很。

等他们被放出去,忍不住还想吃这些吃食,以为很难买到,谁知道京都家家饭馆都有,实在是再稀疏平常的东西。

听路人说,旁人以为惊奇的东西,对天祥国百姓来说再寻常不过。

这句话让他们脸色变了变,等到鸿胪寺再让他们跟食店老板互相赔礼道歉的时候,两方利落解决,然后相看两厌。

这件事化解的说巧妙也巧妙,说不经意也不经意。

等消息再传出,还是空章舍人所为。

苏菀都快习惯了。

反正不管她跟谢沛说什么,他都会把事情全都归功在空章舍人身上。

听说有人都要开始写空章舍人的话本了。

不过谢沛最近极忙她也知道,招兵买马哪是那么简单的事,之前朝中旧部,也不是立刻能服他。

要说起来,谢沛做的事比不她少,也是十分重要。

只是这些事要秘密进行,不能打草惊蛇,必须在更多异族意识到天祥国国防空虚之前,把这个窟窿给补上。

两人倒有点一明一暗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