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第6/6页)

算是个监管内宫宫人的官署。

如今监守自盗,也不知道偷了多少东西出去。

怪不得像卫钧那样,时时查验库房的人,东西都会被偷走。

可见这势力之大。

那个内官监的官署也在皇宫外城,但是最北的地方,而且出了门就是北安门。

行事之方便,随便想想就能想到。

不用说,那地方的守卫肯定也有勾结,这还要清查守卫队伍。

这一查,简直从上到下撸一串下来。

可也没人敢阻止不撸。

若阻止的,太子党羽自然会撺掇御史台当喷子,怎么?为什么不让查,是不是心里有鬼?

自从进宫,苏菀就听过御史台的名号,这会站出来说自然正常。

而且御史台是怎么晋升的?

那就是喷的越多越多,晋升得越快。

这是有规定的,若弹劾一个官员,这个官员被你弹劾成功了,那你就能晋升。

如此的晋升机制,谁又会不努力呢。

所以御史台每每化成大喷子,都是有原因的。

御史台当然知道太子是拿他们当刀剑,但他们也乐意如此,现在朝廷上的情况大家心里明白。

三殿下当太子,再好不过。

谁不想遇到自己的“先皇”。

反正时间到了三月,几乎日日都为这事争吵。

尚膳监的文书还没整理好,日日都在忙着文书的事,反而最为清静。

而且各宫查下来,虽说尚食司也少了些东西,但对比其他各宫来说,基本算是安安稳稳。

其他宫里不是丢了这个就是丢了那个,查的人仰马翻。

按照苏菀估计,涉事的宫人数以千计,也不知道以后会如何处置。

再说还有空饷的事没爆出来。

内官监不让彻查,也是因为监守自盗就算了,空饷空人的事若一出,更是大事。

一年侵吞几十万两白银那都是少的。

涉事官员更是无数,这清查下来,几乎人人自危。

所以一直到三月下旬,想要彻查的跟不想彻查的,几乎天天在朝堂上争吵,甚至有些水火不容。

姜贵妃既想彻查,可这事又是谢沛挑头,若她的人支持彻查,岂不是给谢沛涨势。

在她犹豫的时候,楚婕妤跟二皇子已经牢牢站稳不彻查那面,引得皇亲国戚竟然开始支持二皇子,隐隐要跟太子分庭抗礼。

这种抓机会的能力让人侧目。

此时西北还传来消息,说是兵部派出的人马报了抢粮的仇,只是那边防守空虚,城墙破旧,必须修缮。

说白了,仗胜了,但要钱。

所以兵部义无反顾站在谢沛这边,局势又在隐隐倾斜。

终于在四月初,谢沛带着灵台司的人直接搜查与南熏坊牵扯最深的官员家中,直接搜出黄金一百万,白银三百万。

更有房产地契无数。

这些小山般的银子黄金几乎让所有人坐不住。

谢沛道:“如此小官家中,就有如此数量的贪墨,那其他人呢?”

这还用说?!

其他人只多不少吧!

四月整月,过清明节都没盖过连续抄家的风头。

等到四月底,苏菀都要换上夏衫,整理完尚食司最后的典籍,伸伸懒腰,支开窗户。

窗台落了只白色胖嘟嘟的鸽子,下面带着一张纸条。

苏菀熟练地取下纸条,只见上面写着:“璧广山春游改夏游,小荷才露尖尖角,去游湖。”

两人过年的时候约好春日去璧广山放风筝打马球的。

没想到时间都快到夏日了。

苏菀却回:“先忙,秋日再说?”

打马球放风筝哪有看宫里大戏有意思啊。

现在事情还没落幕,也不好出宫吧?

但隔日谢沛让人送了风筝马球,看来肯定有时间。

可苏菀上了马车的时候,却发现马车不止谢沛一个人,这宽大的马车上还坐了东阁大学士。

这?让她过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