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第5/7页)

再说了,先皇那是抬举丁英婉的儿子吗。

不是,那是抬举跟他们一样的老臣子丁老将军。

毕竟当初写这封密信的时候,还不知道丁英婉会嫁给谁,更不知道生的男孩还是女孩。

所以这信看似抬举三殿下,其实抬举的是丁老将军,跟他们一样的老臣子。

这就让他们不得不对谢沛多些感怀之情。

似乎看见谢沛,就能看到先皇,看到先皇对这些老臣子们的爱护。

所以谢沛是谁的儿子重要吗?

反正是先皇的亲孙子就行。

既然如此,谢沛当上太子,也不是什么不敢相信的事。

苏菀想明白这些,顿时觉得昨天晚上吃的糖葫芦似乎酸到牙了。

怎么会有这样的人?

还给她送房产地契,明明就是在吓唬人!

苏菀面无表情准备今天中午的饭食,好在现在整个礼部乱糟糟的,也没人看出来她不对劲。

为什么说乱糟糟的,当然跟册立太子有关。

册立太子可不是一句话,他当太子了,就行了。

而是要把谁当了太子的消息,传到各个郡县,再传到周围邦交国,不出意外的话,离得近些的邦交国会在元宵前祝贺。

有些离得近的,春节前来也有可能。

这是对宗主国的尊敬,若那个邦交国不来,是要被评价失仪的,像中原大国若评价周围小国失仪,那可是大罪,会让周围邦交国诚惶诚恐。

各个郡县则要在年节前发贺文等等。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正好要到冬至,今年冬至是在十一月二十五,去年就知道冬至是大节,祭祖宗,祭天地。

正好凑着冬至,要写新的祭文,把天祥国有太子的消息同样传言出去,告慰祖宗天地,正好在天坛行册封仪式,在社稷坛,太庙上金册。

然后太子就能跟圣人一样,正式主持冬祭。

过了冬祭,那就是名正言顺,上了皇家族谱的太子。

以后的一切章程,小到鞋袜,大到车马,全都换成太子的仪制,甚至发冠上的珠子,都要压过其他皇子。

这些仪制都要从礼部的文书里面找。

毕竟上次册立太子,至少三四十年前了,圣人可是从未当过太子,他那一辈里也没人当过太子。

这些典籍文书肯定要立刻整理。

按理说至少要整理三四个月,时间还不够充裕,现在猛然要在二十五天搞定,可不要手忙脚乱,估计翰林院,御史台的都要被调过来,这一个月里礼部肯定特别忙碌。

从未当过太子的圣人见到这一幕,只觉得当太子比他想象中还要气派。

可在病榻上的他根本不能阻止,也没办法阻止。

苏菀看着这一切,只觉得怪不得都说太子不能轻易立也不能轻易废,否则这也太麻烦了,根本不是皇上一句话的事。

而是后续无穷无尽的仪典。

但这些东西也很重要,基本就把太子跟其他皇子区分开,也预告一下周围的邦交国们,你们先认识一下我们下个皇帝是谁。

苏菀还是面无表情的做饭,她还是做今日的主菜。

原本要做鱼块的,但现在礼部各处都忙,自然要做吃起来简单,可以迅速解决午饭,然后努力投入工作的。

所以苏菀干脆做了四喜丸子,主要姨娘做的丸子挺好吃的,勾起她做丸子的想法。

然后再做一道诗礼银杏。

最后一道菜定下的时候,苏菀狠狠捏了下装满房地契的荷包。

为了帮你庆贺,做到孔府宴的名菜,很够意思了吧。

其实这两道都是鲁菜,而且都是吉祥庆贺的意思。

四喜丸子自不用说,从喜宴到升学宴,在北方宴席上,基本都会出现,很多时候甚至作为压轴出场。

诗礼银杏则特殊些,这是出自鲁菜里的孔府派系,都知道鲁菜也分三种,济南菜清香醇厚,胶东菜做海味一绝,孔府菜则是制作精细,烹饪方法精致为名

首先是四喜丸子,用的食材是猪肉,鸡蛋,剩下的便是调料。

别眼看用料简单,也是考验火候的菜肴。

鲁菜注意火功,烧制的时候要格外小心。

不过先要做的还是调馅料,新鲜五花肉切条后切成粒,然后用鸡蛋,酱油,盐,玉米淀粉,姜末一起搅拌。

搅拌到上劲然后揉成八个大小均匀,婴儿拳头大小的丸子,正好够八个大人吃。

但还要做两个备用,以防有什么意外。

不过苏菀看了看外面那么忙碌,干脆又多做几个,今日来的人多,万一有人要吃呢。

做好的丸子放到五成热的油锅里炸到金黄,现在的色泽已经很好看了,等炸过之后一定要控油,否则这丸子吃起来太过油腻,更不好让年纪大的人用。

只有控油适当,一会勺子的时候才好吃。

炸过的丸子放到一旁,再起锅烧油倒入去腥的八角增香的花椒,这时的做法就是鲁菜里常用的爆香跟火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