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朝上争锋(第3/3页)

“你说他该死他就该死?不知太尉置我大龑的律法于何处?置陛下于何处?如此独断专行暴戾专横,以后这满朝文武,还真不知是该效忠陛下,还是效忠你钟太尉了?”赵枢道。

“不管是效忠陛下,还是效忠我,只消不是效忠你赵丞相,一般来说,我是不会妄开杀戒的。”钟慕白还剑回鞘。

赵枢气得脸色发白,转过身面向慕容泓拱手道:“陛下……”

刚开了个头,慕容泓就摇了摇手,道:“丞相,别再说了,性命要紧。”

赵枢一噎。

“关于朱国祯一事,卿等也不必再争了。别平叛之策没想出来了,彼此间倒失了和气。不就是想称王么,何必谋反?朕给他们封王便是了。大鸿胪何在?”慕容泓声息孱弱道。

大鸿胪范淮出列道:“臣在。”

“传朕旨意,封兖州刺史刘璋为赵王,青州刺史郑澍为燕王,潭州刺史王浒为韩王,夔州刺史张其礼为梁王,福州刺史陈宝琛为楚王,扬州刺史周平为吴王,襄州刺史谭良为襄王。以上诸王,均与国休戚世袭罔替。你拟好诏书后,布告天下咸使闻之。另传令诸王,朕身体不适,就不必来京谢恩了。”慕容泓说完,又咳嗽起来,于是又含了片糖在口中。

“是!”范淮领命。

“陛下,分封诸王事关重大,万不可草率行之啊,请陛下三思!”赵枢万没想到慕容泓会来此一招,忙出言劝谏意图阻止。

“丞相不必再说了,朕意已决。大龑能顺利建国,这七人居功至伟,本来一早就该封赏的,只因先帝驾崩,朕又无经验,疏忽了。若是一早分封,或许也不会有朱国祯一案。当然,若是丞相觉着他们之中有人不配封王,现在亦可提出,朕与卿等再行商议。”慕容泓道。

赵枢看着慕容泓,实在猜不透这个十六岁的少年美貌柔弱的皮囊下,到底长了一副怎样的心肠?

他这么随口一封,半壁江山都出去了,他是不懂其中厉害?还是忍痛割肉收买人心?

若是后者,其人心思之深,简直深不可测。他甚至有理由怀疑,在此事上,他是不是中了慕容泓与钟慕白的圈套?

由钟慕白在廷议上反对对云州出兵,而他为了确保能顺利出兵,必会寻求握有另一半虎符的慕容泓的支持。然后慕容泓假做同意他向云州出兵的计策,诱使他将如何应对朱国祯谋反一事的最终决定权交至他手中并为他召集了朝会。最终,钟慕白在朝上立了威,而慕容泓则趁机借封王之事收买人心。

且方才他说这七人本该一早就封王,之所以拖到如今,乃是因为先帝驾崩他没有经验以致疏忽了。此话往深层理解一下,不就是怪三名顾命大臣没有提醒他之过么?若是他再在这关头拦上一把,各地的封疆大吏恐怕就得得罪光了。

念及这一点,赵枢虽可以慕容泓还未亲政为由暂时拦住他的封王之举,却也不敢轻易开口了。

见赵枢不再有异议,慕容泓接着道:“朕最近新聘一帝师,他告诉朕安国必先安民,朕深觉有理。所以,既然太尉反对发兵云州,那就不打了,让百姓们休养生息吧。至于云州,既然朱国祯称其已不在我大龑治下,那么,从即日起,在潭州与云州之间设立关隘,终止大龑与云州一切贸易往来,禁止百姓与兵士在两州之间自由来去,若有违者,一经查获,杀无赦。”

赵枢领命。

慕容泓想了想,又道:“大鸿胪。”

范淮再次出列:“臣在。”

“传朕旨意,加封太尉钟慕白为定国公,赐‘开国辅运’丹书铁券,世袭罔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