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知晓(第2/3页)

话还没说完,她被人扯着衣领猛地摇晃几下,摇得她五脏六腑都难受起来。

太后攥着她,眼底逐渐染了一层赤红:“谁让你来说这些话的?谁让你来的?”

“阿瑜怎么会是你的女儿?她怎么会是?你的小八,不是早就已经没了吗?”

临近傍晚,殿中光线透着几分昏黄之色,那昏黄的光映在何太妃脸上,给她那张苍白的面容,平添了几分柔色。

倒是舒服许多。

可太后只觉得刺目。

何太妃倒是不急,急的时候都已经过去了,她只是微微垂眸避开太后的视线,温声重复道:“阿瑜是我的女儿,是我当年嫉妒阿姐,拿阿瑜换了姐姐的孩子,叫人说孩子的痕迹长没了。”

“你胡说!”太后目眦欲裂,死死地盯着她看。

何太妃仍是回道:“阿姐,当年,是我对不住你,是我罪该万死。”

她一遍遍重复着,叫太后最后那丝希望淡去,身子晃了几晃,红着眼问她:“你说阿瑜是你的女儿,那我的呢?那我的呢?!”

“如陛下所言,赵二姑娘,或许就是阿姐的孩子。”何太妃轻声回道。

太后攥着她衣领的手突然失了力道,手一松,那衣领便从指缝里脱落,整个人也随之向后一倾,险些栽倒下去。

“娘娘!”

宫侍们惊呼一声,急忙上前将太后扶住。

太后唇瓣微微翕动,仰起头看向何太妃,眼中隐隐流淌着怒意和不可置信。

她随手抄了个茶盏向何太妃掷去,怒声道:“哀家那么信任你!便是皇帝昨日传来的消息,说椒房殿纵火是你所为,哀家也不肯轻易相信。你怎么能……你怎么能这么对哀家?!”

难怪临川的眉眼有些许像她。

她之所以不信,就是因为临川像她。

可如今一想,可不该像她吗?

“你一入宫就是婕妤,说地方小了住不惯,哀家便单独给了划了殿宇住。哪次和嫔妃起了矛盾,哀家不是偏袒你?你说七郎年纪还小要在宫里读书,出去了不方便,哀家便让你继续在宫里住着。便是哀家的万春殿,也是随你进出。哀家真心待你,你就是这么回报哀家的?”

“大兄说得对,你们就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说至情绪激动处,太后情不自禁将何明守多年前的评价道出,几乎是吼出来的一道声音,怒意几乎要穿透云霄。

何太妃却攥住了太后的手,不复先前的平静淡然,更顾不得身后那些侍从,颤着声道:“阿姐,我是罪该万死,可阿瑜……阿瑜她是无辜的啊!”

到这,宋媪便听了个明白,原来是为临川长公主而来。

她眉眼一沉,开口欲斥,太后径直接过了话头:“你还有脸提阿瑜!”

她养了多年的孩子,纵使一朝得知非亲生,感情又怎可能作假。

太后一时心痛难忍,脸色铁青地盯着何太妃。

“阿姐,一切都是我的错。”何太妃泣涕涟涟,泪水如珠滚落,“陛下不喜欢阿瑜,又和赵二姑娘有这样的过节,她唯一的依靠,便只有阿姐啊!”

太后冷着张脸,没回话。

黄昏将去,天色愈发的暗,逐渐被一层暮色笼罩。

临去前,何太妃又哀求了一次:“只要七郎和阿瑜能活着,我也就甘愿了。”

“娘娘。”宋媪面色隐有不满,轻揽着瘫软在地的太后,温声道,“她向来包藏祸心,当年做小娘子时就没消停过,是娘娘心软,才叫她有了今日。”

太后深吸口气,沉声道:“阿姆,你且让哀家想想罢,哀家有些累了。”

-----

深秋时节,陡然冷了下来,最是容易感染风寒的时候。

为着椒房殿一场大火,事涉帝后,又牵扯出一桩皇家旧年秘辛,朝野上下闹得沸沸扬扬,就连宫里也有风声传来。

众人就着此事昼夜不停地争论着,众说纷纭、各执己见。

赵懿懿看着窗外一片飘零梧叶,轻笑道:“幸得陛下这些日子上不了朝,否则岂不是要被他们烦死?”

顾祯朗朗一笑,温声道:“也是他们没闹到朕面前来,才懒得理会。倘若朕能上朝,必然要收拾几个以儆效尤。”

赵懿懿视线自窗外收回,回首隔着帐幔看了他一眼,勾着唇角道:“陛下倒是很会打算。”

她随手拿了个橘子剥。

皇帝喜用蜜桔,如今虽不能轻易食用,内侍省那边还是按旧例送了过来。

哪怕不用,闻闻味儿也是好的。

蜜桔很快剥开,她仔细挑了橘络,取下一半橘子送入口中。

清甜的滋味润开,每处都觉得舒坦。

赵懿懿又取了一半,却突然听他问:“懿懿,外边关于临川她们二人的事,是你命人传的罢?”

她捏着橘瓣的指尖梦然顿住,良久,才若无其事地回:“陛下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