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杀鸡儆猴(第2/3页)

用了几块点心,俩人一前一后的出了正殿。时值破晓,天边翻起一片鱼肚白,金乌轮廓隐隐约约冒了个头。

红梅被雨水浸湿,艳丽夺目的颜色叫人心神醉倒。

赵懿懿看着身旁那高大身影出神,亦是看见了革靴踏在雨后青砖上,溅起片小小的水花。

“陛下,今日是母后千秋。”赵懿懿不确信他还记不记得,便忍不住提醒。

“嗯。”顾祯应了,仍是往日的清冷模样,“待早朝散了,朕会早些回来,同你一齐给母后献寿。”

赵懿懿笑了笑,纵然知晓自个落后了半步,他瞧不见这笑,一双杏眸依旧弯成了月牙状,眼尾一点美人痣平白在那儿惑人。

顾祯回头看了眼,这才瞧清尚有残雪的日子,他那皇后上身竟只穿了件藕荷绫袄子。

目光在她身上快速掠过一圈,他蓦然想起了皇后之父,淮安侯赵维民。

皇后祖父虽已薨逝,然门生故旧仍活跃在官场中。赵维民便时常借着这些故旧和,在朝堂里上蹿下跳,惹人厌烦。

从即位起,他便隐有惩处赵家的打算,时至今日,他皇位逐渐坐稳,也下定了处置的决心。

庭院被两排宫灯照了个灯火通明,冬末春初的清晨,暖橘色的光一直延伸到肃章门外。

赵懿懿也是在此门前停住了步子,亲眼瞧着他上了辇舆,躬身行了个礼,柔声道:“好,那妾身等陛下回来,母后若问起,妾身只得拿陛下搪塞了。”

赭黄帘子放下,皇帝再未吭声。

赵懿懿便这么立在肃章门下,目送皇帝的车架沿着宫道,一路往大庆殿而去。

直至那辇舆不见了踪影,她方才缓缓收回眸光,折返回了椒房殿。

侍女云竹扶着她朝内殿走,提醒她注意门槛后,低声道:“娘娘可要传膳,好歹先用个朝食吧。”她想着方才时间紧,不过粗略用了几口,哪有正经吃什么东西。

赵懿懿已然在妆台前坐下,她略为困倦的揉了揉眉心,想起昨晚他兴致好,连着要了几回,都算不清究竟是什么时辰歇下的。

偏又得早起伺候他上朝。

若是平日里,她还能再回来补上一个时辰,可今日是太后生辰,命妇们进宫朝见,需得她这个皇后出面主持。

赵懿懿摇了摇头,拆下发间一支桃花簪:“先妆点吧,一会再说。”

云竹有些心疼的皱了下眉,轻声道:“那奴婢去取一碗扁食,梳妆时喂娘娘吃上几口?”

静默片刻,赵懿懿螓首微垂,终是应下。

梳头的宫女问,今日是否要戴十二钿钗。赵懿懿想起太后不喜她,倘若瞧见俩人同样的十二钿钗,只怕会不高兴。

若是装扮从简,又会失了礼数。

左右都不对。

她望着自个在镜中的面庞,轻叹了口气:“戴吧。”已经不被太后所喜了,表面的礼数总不能再出差池。

到那时,丢的也不只是她自个的脸面。

描斜红、贴花钿、点绛唇,象征皇后身份的十二钿钗加于发髻之间,再到换上那身礼衣,天色已然大亮。

如此,她也起身缓步出了寝殿。

命妇们虽未至,万春殿已然忙活开了,着绿绫衫子的小宫娥捧着器皿在席案间穿梭,步履都透着欢快。

赵懿懿入内给太后请安,顺带禀报今日筵席的各项事宜。

她头一回操持,必得万无一失,半点疏漏也不能有。

许是生辰的缘故,太后今日的心情很不错,非但没有挑刺,竟是含笑看了她一眼:“有劳皇后了。”

赵懿懿躬身道:“这是妾身分内之事。”

太后忽而问:“皇帝何时过来呢?”

“陛下说,待会下了早朝便要赶来给母后祝寿。”赵懿懿给太后斟了杯茶水,轻言细语回着。

太后半垂下眼皮,赵懿懿敏锐地察觉出来,这是不大高兴的意思。

一旁临川长公主见状,立马嗔道:“皇嫂,今日可是母后生辰,你怎的也不劝劝皇兄,还有比母后生辰重要的事么?”

“好了。”太后将她呵斥住,揉着眉心说,“今年也不是整生,晚些过来,没什么要紧的。”

临川拖长了声音撒娇:“阿娘——”

听着她们母女二人的一唱一和,兼有殿中其余侍座之人的劝慰声,赵懿懿心头泛起一丝涩意。

陛下做什么事、心里如何想,岂是她能管的?陛下这会儿是去处理朝政,她又该以何立场去管?

赵懿懿未做辩驳,只柔柔笑道:“陛下心系社稷,励精图治,已是对母后最大的回报了。”

想起自个丰神俊朗的儿子,太后胸腔里滋生了些骄傲情绪,觉得皇后今日这番话,很是中肯。

方才的郁色转瞬消弭。

-----

今日朝会属于是不欢而散。

所商议的,还是早就已经提起的寺庙宫观一事,皇帝欲下令整饬,并丈量寺院田地,却有朝臣认为此举不详,大力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