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鬼畜(第2/3页)

新郎瞥见新娘裙摆沾了一点灰尘,半跪在地上给她一点点拍干净,又看向看新娘的脚,抬头问她:“累吗?我们还是穿平底鞋吧?”

新娘抿唇笑,“不要,婚礼上我就要穿漂亮的高跟鞋。”

新郎宠溺一笑,“好。”

他看着新娘的眼神很温柔,坦诚直白地跟新娘说:“我们这边有点封建,婚礼形式繁琐讲究,今天辛苦你了。”

“说什么呢,这是我们的婚礼。”新娘抓着新郎的胳膊,娇俏一笑,“越讲究说明越在乎不是吗?我怎么会辛苦。”

新郎和新娘相视而笑,新娘脸上晕开一层薄红。

伴娘笑着说:“真是,又撒狗粮,受不了了,快进去吧,可以开始了。”

喜堂装饰得富丽堂皇,举目皆是喜庆的色彩,深红色的牡丹花正怒放,金色雕花烛台富贵祥瑞,大大的喜堂里站了很多人。

很快他们知道了新郎口中的封建繁琐是怎样的,以及新娘为什么辛苦。

这个村子的传统,男女结婚当天,男方亲人给女方送上红包,算是认下女方为这个家的人,女方收下亲人的红包,为对方磕一个头,认下男方长辈为自己的长辈。

新娘穿着一身红嫁衣,头顶沉甸甸的凤冠,端跪在一个又大又深的铜盆前。

第一个是新郎的父亲,他向铜盆里放了一个厚厚的红包。

新娘立即磕了一个头。

婚礼主持人在一旁笑道:“新娘这个头磕得好,我听到声响了,在我们村磕头越响心越诚,对夫家越亲。”

新娘愣了一下,这个姑娘又结结实实给新郎父亲磕一个响头。

新郎父亲笑道:“好好好!”

原本有些紧张的新娘脸上露出一个放心的笑,她改口叫:“爸。”

新郎父亲笑了笑,没说话。

第二个是新郎母亲,依然给了一个厚厚的红包。

给爸爸磕过响头,妈妈自然也不能差了,新娘又磕了一个响亮的头。

其实磕了第一个响头后,后面都不能轻了。

这是新娘第一天来这个家,认亲的头,给谁的轻了都怕别人介意。

“嘭!”、“嘭!”、“嘭!”……

男方亲戚很多,排着队一个个上来,不知什么时候,新娘的额头已经磕青了,动作显得有些吃力。

有一个亲戚上前扔下一个红包,新娘习惯性地磕了一个头。

起身时,发现那人竟没离开。

那个脸颊微胖带红的中年男人,轻飘飘又向铜盆里扔了一个红包,像是施舍,笑眯眯地俯视着新娘,“磕吧。”

新娘愣了一下,又磕了一个。

接着又是一个红包落下,又是一个头。

祝双双觉得又点过分了,头瞥到一边不想看那男人的嘴脸,这一瞥又让她看到了更过分的事。

不远处有几个人拿了厚厚一堆红包,把小面额的钱挨个塞进去,他们一人手拿几十上百个红包,依次向这边走来。

最前面的中年女人先过来,她笑着向铜盆里扔了一个。

已经有些头晕的新娘,磕下第一个头后,抬头看到她手里厚厚看起来有上百个的薄红包,以及她难以形容的笑,茫然地转头看向新郎。

新郎正担忧地看着她,焦急地站在那里,看到新娘的额头时,眼眶立即就红了。

他的眼里满满都是爱。

新娘见状对他安抚性地笑了一下,转回头咬牙,在每一个轻飘飘的红包落下时,磕一下响头。

“嘭!”、“嘭!”、“嘭!”……头磕地板的声音响在每个人耳边。

“太过分了吧!”祝双双见新娘额头都磕出血了,忍不住想上前,被苏往生用力拽住手腕。

祝双双咬着牙,听着那“嘭嘭嘭”声,恨恨地低下头。

她在一个繁荣的大城市长大,那里先进发达,思想开放。

她爸爸也教导过她,要尊重不同地区的习俗,可这……这不是侮辱人吗!

新娘不知道给这个亲戚磕到第几十个头时,额头的血迹已经很明显。

这喜堂布置得富丽喜庆,金色大气的“囍”字悬挂于正对门的红墙上,上百个雕金的烛台上,又粗又长的红蜡烛燃着明黄的光。

蜡烛越来越短,燃下红色蜡泪,和新娘额头上的血一样红,那血在抬头时滴入红艳的嫁衣。

有人换上新的粗红蜡烛,又一套,又是一套。

蜡烛不停歇的光照在喜堂一张张笑脸上,他们站在那里,看着喜堂中央唯一跪在地上的新娘,在新娘每磕下一个带血的头时,脸上就会露出灿烂的笑,会叫好一声,或鼓掌一下。

在“嘭嘭”声中,玩家们越来越沉默。

他们来到这个村子,这个村子里的人热情好客,每个村民脸上都带着笑。

这笑一开始让玩家们放松。

这一刻这些笑却让他们从心底发寒。

他们好像一直这么爱笑,还带着这样的笑看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