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有喜

孙妙竹并不解这二人之间的事,见赵宜安出来了,便也福身道:“湖嫔娘娘。”

屋里的延月正收拾着东西,抬头乍见赵宜安掀了帘,忙取了外衣奔出来,替她披上。

再一看,明间立着陛下、妙才人,延月立时膝盖一软,朝着几人的方向跪了下去。

“陛下,妙才人。”

赵陆便轻咳:“起来罢。外头冷,扶娘娘回屋。”

话音未落,赵宜安正好咳嗽一声。

延月忙将她的外衣又裹了裹,而后带着赵宜安回了屋。

湖嫔走了,但此刻气氛怪异,孙妙竹并不敢开口,只低着头,暗自思索。

“你也回去罢,将东西都带回去。”赵陆忽然开口道。

孙妙竹福了一礼:“是。”

几人都走了,帮手的小公公抬走了灯笼,明间里霎时空了不少。

赵陆看了一眼西次间垂下的门帘,避开了金公公来搀扶的手,独自走回了东次间。

*

回了屋,赵宜安脱下外衣,倒在床上咳了几声。

延月倒了热茶端过去:“必是昨儿夜里起来,冻着了。一会儿让应秋煎一碗药,娘娘喝了就好了。”

赵宜安端着茶碗喝了茶,闷闷道:“不要。”

将茶碗递还给延月,她侧身朝里,去拉床上的被子。

“娘娘要午歇了?”

应秋掀帘进来,瞧见赵宜安的模样,笑着说了一句。

延月正帮着盖被,闻言回身向着应秋,比了个噤声的手势。

应秋忙捂住嘴,悄悄退去了一边。

等赵宜安睡下,延月叫小宫女守着,又拉着应秋去了后头。

应秋便问:“这是怎么了?我才去看药好了没,回来就不好了。”

延月皱起眉:“还不是那个妙才人,巴巴儿地往陛下跟前凑,娘娘看见了,自然就不好了。”

应秋笑她:“前头还说我多操心,这会儿你自己不也想着这个了?你说你打不打嘴?”

“就你嘴乖,现在重要的是这个?还不想想要如何哄娘娘开心呢。”

“这还不简单?”应秋神色飞扬,“把娘娘拉到陛下屋里,见到陛下,她就开心了。”

延月却不赞同:“说得轻巧,你倒去试试。都一早上了,金公公一直说陛下不见人,不然娘娘也不会如此。”

说着不见人,结果却见了妙才人,怪不得娘娘伤心。换做是谁,也受不了这个。

应秋瞧着她,脸上笑意越发深了:“你怎么还不明白?陛下嘴上这样说,要是娘娘真去了,陛下才不会将人赶出来呢。”

延月便嘀咕:“这样却成了娘娘先服软了……”

“哎呀,小情人儿不就是这么回事么?况且你等着看,到底是陛下先服软,还是娘娘先服软。”

延月看她一眼:“你倒是懂得多。”

应秋得意:“那是。”

她从前可翻过许多戏文话本子呢。

延月无言:“又不是夸你。”

应秋推着她回去:“一会儿事儿了了,你再夸我也不迟。先回罢,等娘娘醒了,我自有主意。”

二人回了房,静静理着赵宜安的衣裳,等她睡醒,不提。

*

再说孙府。

前几日让钱氏讨钱不成,孙旭尘心里便梗了一根刺,怎么都不舒服。

眼见买人是不行的了,没了这条路,孙旭尘就在家里晃荡,最后定了一个家生的女孩儿,名唤桃玉的,要纳做小妾,让钱氏去同李氏说。

钱氏一听便苦着脸:“挑谁不好,偏挑这个。爷再选选罢。”

孙旭尘就骂:“我挑谁轮得到你说话了?要不是你嫁进来十几年都没给我生个儿子,后头进门的那几个,连个女儿都养不大,我用得着这样?”

听了他的话,钱氏垂下头,不敢吭声。

她也同李氏一样,嫁进孙家几年都没个孩子。但李氏命好,有孙名宵宠着,几个小妾生的儿子,也都养在李氏的膝下,喊李氏母亲。

前些日子,那个叫含玉的,生的儿子满月了,还得了宫里太后娘娘的赏,愈发叫人嫉恨。

钱氏就不一样了。孙旭尘的小妾不争气,先后生了两个女儿,就再没了动静。

若女儿养大了,也就罢了。不是还有个孙太后在前头么?等年纪到了送进宫,也能让他们三房扬眉吐气,有个依傍。

可偏偏这两个女儿,一个才出生就夭折,另一个,养到七岁上,生了一病,也没了。

所以钱氏在他面前,一直也抬不起头来。

见钱氏不说话,孙旭尘更是一股脑朝她头上撒气:“还不快去!磨磨蹭蹭的,是要等我死了,没人替我摔盆才肯去么!”

钱氏唯唯诺诺站起身,一步一回头,朝着屋外走了。

一路上她仍犹豫,走得慢慢的,只希望今日李氏有事不在屋里才好。

可惜天不遂人愿,到了李氏的院子,守门的小丫鬟见是钱氏,忙进去通禀:“三奶奶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