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清算(第2/3页)

不过贾母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为什么她要这样做,南安郡王府得罪了林家吗?

是什么时候的事儿?她一点也不知道。

贾母让王二太太回去问问王子腾,结果王子腾也不知道,只知道南安郡王家的小郡主和林家的麒麟儿有过一场偶遇。

难道是这场偶遇他们发生过争执,小郡主说了什么没过脑的话?

这点是很有可能的,小郡主的脾性,懂的人都懂。

王子腾对这一次的弹劾观点还是比较乐观的,那些罪名,就算有证据,犯错的也是下人,郡王爷只是被蒙蔽了,也就是被罚俸的事,他们难道还靠俸禄过日子?

也就是世子那事棘手一些,不过想必郡王妃已经在着手让下人顶罪了。

要是不行,郡王爷除了嫡子,还有数量众多的庶子。

于是在南安郡王回京之前,就进入了一种停滞状态,御史、某些有冤屈的人默默的收集数据,而南安郡王府则是在默默的清除首尾。

这些也在林如海的意料之中,真正的大招还没放出来,毕竟南安郡王他是在边境驻扎,要是提前定了他的罪,让他狗急跳墙的话,他不是没有反叛的可能。

自然要等他离开了他的大本营,才好上大招。

林如海也不担心南安郡王被抓了以后兵营里哗变,皇上对有军权的异姓王要说没有心里隔应是不可能的。

南安郡王要不是在南方,兵力也不多,林如海怀疑他早就回被收拾了,就算没有,那里难道没有皇上的人手?

一旦出了什么情况,不用愁没有人出来主持大局。

而且士兵们会为主将担忧哗变,仅限于一个把士兵放在心里,为他们着想的好主将,南安郡王算吗?

不算。

从查到的那些事来看,他出事了,他们不拍手叫好就不错了。

再有南安郡王他手中的兵力也不算多,他们面临的主要威胁还是北方,所以朝廷和蒙古结成盟友,互相联姻不断。

另外就是西北了,南边少民会乱一些,却大乱不了,联合不起来,真的惹怒了朝廷大军压阵,他们抵抗不了。

等到南安郡王一到了京城,正打算要去拜访一些人的时候,弹劾他的奏折几乎能把他整个人淹没。

而且跟之前的小打小闹不一样,这一回都拿出了证据,包括在大牢里挨了板子的人,他之前拿出来的证据不全,无法定罪,但现在他把证据都拿出来了。

皇上顺理成章的让人把南安郡王抓起来,然后让刑部审理。

本以为没事了的老太妃他们简直晴天霹雳,这是怎么了?怎么就进了大牢了?

这下子他们才彻底慌了,而且随后这些弹劾他的奏折就被林如海整理起来,一一列举了南安郡王的十二大罪状。

除了杀良冒功,还有擅杀官员、买官卖官,草菅人命、纵奴行凶、骄奢淫逸,与南边小国私卖铁器………

全都证据确凿,辩无可辩。

从他被抓进大牢到定罪,时间并不算太长,皇上念及他祖上的功劳,最后判了削官夺爵,赐酒,留他一个体面。

至于南安郡王府上的各位主子,有罪名的自然也要清算,什么都没做的才能独善其身。

下人们同样,不过他们还多了一个举报有功,然后那些主子就被告发了一个遍。

比如老太妃就被老王爷的一个姨娘告发了,告发她曾经害过人命,老王爷曾看中了一个良家女子,接进了府里,怀了胎,老太妃给偷偷下药害了,一尸两命。

这个姨娘还是她的陪嫁,她本来对老太妃忠心耿耿,也没想着做小妾,但对方需要人帮她,于是把她推上了床,结果又嫉恨她,给她下了药,毁了她的身体。

之前没有办法,她只能压抑自己的恨意,现在见到了机会,自然不会放过。

除了这个良家女子,老太妃手中有卖身契的人命手上也不少。

南安郡王妃她倒是没有对姨娘通房等人下手,但她收受贿赂,帮人做了不少恶事。

她所出的世子和小郡主手中都有人命,就更别提在南边南安郡王的庶子了。

最后一大家子,能留下来的只有还懵懂不知事的孩童,其余的要么死罪,要么流放。

一家王府就这样消失了。

四王八公这个圈子,一时都跟着沉寂了下去。

有类似情况的,面上不敢声张,暗地里已经在扫尾了,大的罪名他们没有,小的谁也不敢说自己屁股干干净净。

而且这一回明显有幕后推手。

能够一窝蜂的把这么多东西给放出来,要说没有人引导,他们可以把脑袋摘下来当球踢。

虽然南安郡王确实有这般罪过,但之前怎么没有揭开呢?

他肯定是有扫尾的。

那些苦主要么消失,要么就被压的不敢声张。

在南安郡王府众人被送走去流放的时候,没有人去送,看上去很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