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第3/4页)

“休要说大话,早点回家要紧!”

老太爷连声道好,在上马车之前,又同谭廷和项宜小声得意地嘀咕了一句。

“老两口在一起一辈子了,她怎么还那么黏我?”

谭廷险些笑出声来,项宜也抿唇勾了勾嘴角。

老太爷还问了谭廷一句。

“你家小娘子,是不是也这般黏你?”

这话问得谭廷哽了一时。

他倒是没有老太爷这福气了。

送了老太爷前去安抚考生,谭廷和项宜便辞了老夫人回家了。

路上,谭廷看了看垂着眼眸的妻子,想到老太爷刚才的问话,但也想到了被她拒绝了的逢双。

他叹气,也许再过一两年,等他们有了孩子,她会眼里有他吧?

但谭廷突然又想到了一种可能。

如果他们有了孩子,她眼里还可能有他吗......

谭廷竟有一瞬回答不上来自己提的问题,但正吉脚步轻快地到了车窗前来,连忙把话说了。

李程允的妻子生了个男孩。

槐宁李氏宗家只有李程允和他大哥李程许两人,而他大哥身子不好,多年以来膝下只有一女。

世家里也不是没有宗女当家的,但宗女总要比宗子更辛苦为难。

李程允的大哥舍不得女儿做宗女,便和李程允商议,若是自己无子,就让李程允的长子做日后的宗子。

没想到李程允的妻子头一胎,还真就生了个男孩。

其实不管是男是女,都是槐宁李氏的大喜事。

前些日他就已经同李程允打过了招呼,到时候孩子洗三礼,让项宜过去先同各家女眷见见面。

林大夫人的春日宴场面必然是极大的,项宜初来京城,拢共不识几人,先在洗三礼上结识一些,到了春日宴上,便能自在许多了。

当下,他便把此事同项宜说了。

“......程允的妻子和嫂子都是好说话的性子,两人也非是出身世家大族,你不必担心。”

李程允的妻子是宗室县主,大嫂是西南一个小世族出身的女子,因着对李程允的大哥有救命之恩嫁进来的。

两妯娌都不是难说话的人。

谭廷对各家女眷的了解有限,只好拜托李氏妯娌做项宜的引路人。

他伸手握了她的手。

“别怕。”

他声音温而轻,似脉脉温泉流淌过来。

项宜并没有紧张或者害怕的情绪,却在这位大爷的话语里,莫名安实了几分。

她轻轻地点了点头。

有几个小孩子从巷子里突然冲了出来,车夫被吓了一跳,急忙拉了马。

车内陡然颠簸起来,项宜险些从凳子上颠下去,谭廷急忙伸手揽住了她。

马车又是急转一颠,车外有车夫忍不住发怒,压着声音训斥调皮小孩的声音。

这一颠,几乎要把项宜颠进了谭廷怀里。

谭廷看着臂弯里的妻子,又想起齐老太爷说得黏人的话,思若无意地提醒了项宜一句。

“宜珍可以搂住我的腰身,免得再颠簸。”

他说得甚是正经,项宜一时间还以为,是让她搂住什么柱子梁子之类的东西。

可那到底是他的腰身,不是柱子梁子......

项宜一时间僵着没动,恰车子又颠了一下,这次是反向的力道,项宜顺势就从他臂膀里出来,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上,握住了车厢上的手柄。

“多谢大爷,这会坐稳了。”

谭廷:“......”

谭廷闷声看了看自己的腰,他非是五大三粗的身材,这精细腰间,搂着不是正合适?

不比一些柱子梁子手柄强?

他又想到之前唇边与她靠近,她惊吓似得转头避开,眼下还不肯稍稍搂抱那么一下,心情自是郁郁不必提。

*

那位大爷情绪发生了怎样细微的变化,他不说旁人便难能察觉出来。

倒是项宜认真打点了一番,去参加了李程允长子的洗三礼。

果如那位大爷所言,李氏妯娌都极好说话。

李程许的妻子宗妇苗氏并非是典型的宗妇派头,她为人极其亲和,说话的声音似百灵鸟一般悦耳,见了项宜便拉了她的手絮絮叨叨地问了她许多话。

她这般做派做宗妇,自然威严就差了一些,但李程允的县主妻子性子偏冷,很能立得起来,便是坐着月子,也帮自己大嫂打理中馈。

妯娌两人有商有量,甚是相合。

当下秋阳县主替苗氏交代了几桩事,也同项宜说起话来。

她同下面的人说话,是夫人是县主,但转头跟项宜说话,便柔和了许多,还拿了件小孩子的衣裳给她。

一般到了百日或者周岁才送小孩衣裳,这会就送给她了。

项宜也不好意思问那位话不多的县主,倒是苗氏捂着嘴笑了一声。

“是你们家大爷的意思,着急忙慌地便跟我们要小孩衣裳。”

项宜听了,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只好将小儿衣裳收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