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二合一〕(第4/5页)

谭建自然是认真读书作文章,准备来年秋的乡试。

谭廷没有说破他的学问考举如凑数,只是同五老太爷谈起了时政。

先把京城的情况说了说,接着便提到了世族与庶族之间的事情,提到了他们一行在柳阳庄的遭遇。

泰然自若如五老太爷,也禁不住压了眉头捋了胡须。

老人家叹了口气,“犹记得我年轻的时候游历四方,若是落脚在庶族百姓家里,人家听说我出自名门望族,虽也羡慕,却也友善,让我传他们些读书知礼的办法,若能家里宽裕些,也送孩子读书,往后指不定也能成为有传承的人家。”

从前是这样的,再苦再穷的百姓,只要出身没问题,便可以通过科举来改变一人一家甚至一族的命运。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庶族百姓通过科举走上去的人越来越少了,世家培养出来的子弟从小耳濡目染诗书礼仪,自然有先天优势,但留给庶族的上升的机会却一年比一年少的可怜了。

这几年,尤甚。

庶族没了上升的机会,在下面被世家各族盘剥殆尽,如何能不满腔愤懑?

若是这般下去,说不定便会造成震动朝堂的事情。

届时,谁又能自保安泰?

谭廷在五老太爷的感叹中,不禁想到了家中的妻子。

两族一旦走到大动干戈的地步,她的处境只会最为艰难。

他不由开口,“世家和庶族本不至于此,若真刀枪相见,西北外族必然趁机南下,朝野只会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五老太爷默了半晌。

“眼下虽没有大的风浪,但你担心的不无道理。”

五老太爷缓缓看向了谭廷。

“清崡谭氏自来与邻为善,亦不想让自己落得与周遭相互敌对的境地,但这也不是谭氏一族的事,你能想到此,可见这些年在外历练,心中有了丘壑。”

他说着,笑了一声。

“既如此,你便将此事好生思量起来,也许下一甲子的谭氏一族,便要在你手里起来了。”

这话说得随意,但一旁安静听话的谭建都跟着浑身滚动了热血。

他眨着眼睛看了看老太爷,又看了看自家长兄。

长兄一如既往地沉稳,只同五老太爷拱了手,说了一个字。

“是。”

*

这般的日子到了过年。

谭家的一切稳稳当当,甚至连借住在田庄里的顾衍盛,项宜都没有操心。

谭蓉对他不知怎么十分上心,万事谭蓉都替他准备上了。

她阴差阳错地替项宜帮了忙,项宜倒是省了事,听闻义兄在庄子上一切都好,便没再去打扰,也暂时没有告诉项寓他们。

这般一晃就到了除夕夜里。

成婚三年,谭廷第一次在家中过年。

早间,他给自己穿了一身暗红色镶灰鼠毛的锦袍,他发现他的妻子见他穿了不常穿的颜色,便也挑了一件胭脂色绣白梅领口镶雪兔毛的长袄。

她脖颈白皙修长,红领上白绒绒的雪兔毛环在她颈边,衬得她整个人都俏皮了几分。

谭廷再没见过她这般穿着,一日下来,悄悄看了她好几回。

项宜并未察觉,先是让谭氏族人给邻里们送了许多饺子吃食,又将谭廷带着一族人写的春联分发给城中人,再又料理了些琐事,就被头一年嫁过来、精力旺盛没出使的杨蓁,叫过去打叶子牌。

项宜不甚耍玩,但杨蓁兴致极高,她也来了些兴致,一不留神竟打牌打到了年夜饭的时候。

亏的是平日里仆从做事自有章法,项宜倒也并未太过操心,只是待晚上在秋照苑吃完年夜饭,时候不早,她就开始打起了哈欠。

平日里早睡早起惯了,今日要守岁,还有些遭不住。

往年,项宜多半让乔荇替她守一会,自己悄悄睡几个时辰。

但今年那位大爷在家。

项宜坐在窗下做了会针线,眼皮就抬不起来了。

谭廷在书案前写大字,眼见着妻子还要泡了酽茶继续同他一起熬,无奈道。

“你先睡吧,我来守岁便是。”

他一开口,项宜醒了一半。

“这不合适,”她道,“还是我守着大爷睡吧。”

她这般说了,谭廷停了笔看了她半晌。

她还总是跟他客气守礼。

谭廷下意识沉默了,但转念一想,若是自己不再言语,她还真就能守着规矩,硬撑着熬下去。

他叹气。

“我不困,你睡去吧。”

他说完,见她还在犹豫,只好又多说了一句话。

“你我夫妻之间,何必这么多规矩?”

男人这般说了,项宜低头不说话了。

两人都不说话了,室内又静了下来。

外面有小孩子放的零星炮仗,与房内的烛火一起,噼啪响着。

项宜只又撑了一会,便又开始眼皮打架,还险些碰到了花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