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第5/6页)

景长霁连声应下,上前掀开幕帘上了马车。

等景长霁脚踏上马车的木板,抬眼对上卫殷闭着眼闲适坐在绒毯软榻上的模样终于意识到不太正常:??

天要下红雨了?卫殷这是专门等他一起出宫?

马车很快出了宫,景长霁却没办法平静下来。

他脑海里闪过寿宴的种种,将一切串联起来,愈发肯定许倚林和夏侯骞与这次的刺杀脱不开干系。

不可能这么巧一切都撞在一起。

加上时间离得这么近,从春猎出事到现在也没多久,今晚上的寿宴遇刺应该是发生最大的事。

至于上次从云禅寺回来的途中明显没这么大的规模。

如果幕后的人真的是许倚林和夏侯骞,两人从春猎前就开始谋划今晚这一场。

但密谋的时候刚好许倚林见那个断眉男不小心被兄长和容钰山看到。

当时许倚林二人以为两人看到他们,怕破坏计划,所以干脆打算灭口。

但两人身份特殊,想要灭口又不引起怀疑,需要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

还没等找到合适的机会,刚好二驸马因为徐姑娘的事杀了霍二,刚好给了机会,干脆拿杀了霍二的事嫁祸兄长。

为了逼兄长亲口承认,稍微拐了一下弯,将景长霁也牵扯在内。

毕竟兄长在意他这个胞弟是出了名的。

加上景长霁与霍二平时就不合,一旦景文惟怀疑是景长霁杀的,肯定心甘情愿承认,这就顺理成章。

景文惟一旦送到大理寺,就到了他们的地盘,把灭口伪装成畏罪自杀也更合理。

第一世的时候他们的确成功了,只是这一世因为自己重生导致兄长安然无恙,后来因为假死瞒过许倚林他们,所以也没继续出手,但计划也依然进行了。

至于许倚林和夏侯骞制造这场刺杀的缘由,逆向推一下也可能,毕竟夏侯骞是北冥质子。

北冥与大卫一向不和,否则也不可能将夏侯骞当成质子留在汴京这么多年。

今晚在太后寿宴上刺杀,看似是对太后和皇后下手,不过是混淆视听,实则应该是想对太子出手。

一旦太子出事,作为成贤帝很在意的储君人选,太子有个什么问题,朝中站另外几个皇子的臣子必定不会坐以待毙,这可是个好机会。

原本大卫稳定的朝堂局势因为太子出事再次分割成几派,一旦相争,北冥只需要坐收渔翁之利即可。

如果真的是许倚林和夏侯骞,景长霁觉得夏侯骞是主谋的可能性更大。

毕竟许家多年根基在汴京,许老又是老臣,没理由主动归顺北冥。

除非许倚林有什么把柄在夏侯骞身上,让他不得已为夏侯骞卖命。

但能有什么天大的事让许倚林一个大理寺少卿,不惜背主甚至不顾许家老小与夏侯骞为伍?

景长霁想不通,干脆将最近贾茂涵和许春生送来的关于许倚林的消息以及行踪重新梳理一遍。

许倚林每日行踪都是固定的,甚至没有什么特别的,很是低调,压根想不到他会动了背叛大卫的心思。

许家人丁简单,往前推几代也没问题,也不存在大卫皇族曾经对不住许家的情况,让他不惜走这灭九族的不归路。

如果不是身份背景家世,那如果要算,能让一个人疯癫至此,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感情。

景长霁眯眼,脑海里闪过许倚林清冷的模样,眼神淡漠,仿佛世间种种都与他无关。

至今都是孤家寡人一个。

要说感情,那就只剩下二十年前他想娶之人因为身份低微因许家不愿,对方转嫁他人,这才导致许倚林至今未娶。

如此寡情薄意之人与传言中的许倚林截然不同,像是所有的情感波动都在二十年前耗尽。

或者说,全都随着那个女子嫁人埋葬。

景长霁脑海里有什么闪过,他猛地坐直身体,因为反应过大,导致他的腿碰到一旁的矮几,嘭的一声响,矮几碰到一旁,他也疼得倒吸一口气。

这动静让原本闭目养神的卫殷缓缓睁开眼,气笑了,显然没想到他能蠢到这种程度。

景长霁刚刚想事情太专注,脸上一热,低咳一声:“抱歉,腿麻了,想动动,没想到……是不是扰了王爷清净?”

卫殷觑他一眼并未开口,只是默默看着景长霁将挪了位置的矮几摆正:“这是在御书房受惊了?”但想到这人的胆子,也不像是轻易能被成贤帝吓到的。

景长霁本来想糊弄过去,突然想到什么,到了嘴边的话一转,立刻认真点头:“对,吓得不轻。”

卫殷本来就是那么一说,谁知道对方竟然还应了:“……”

这话衬着对方那双明显亮了不少的眸仁,怎么看都不太像,反而盯着他的模样,像是瞧见一块上好的肉。

卫殷懒得理他,又要闭眼。